第410章 兵家重地(2 / 3)

明末之新帝国 英联邦 3251 字 2020-12-26

便嗷嗷待哺,京师危矣。

徐州便是这条水上大动脉的必经之处。故徐州有“五省通衢”之誉,北上通山东、河北和北京,南下通浙江。徐州北关牌楼一带,便是大码头,而牌楼和鼓楼便是码头的重要标志,此处,数百年间均千帆竞发。

另外徐州的陆上交通,也比较便利,其标志之一,是有驿站穿境而过,官道四通八达,联通全国各地,驿站是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用来中途换马、休息和住宿的地方,既然设驿站,公路自然就修得好。

多条官路在这里交会,使更大规模的更加快捷的运兵、运粮成为可能,也让这里的交通更加的便利,更加的方便运输兵力和粮食,这是刘布看中了这里,把他的主力部署在这里的一个原因。

水路、陆路、铁路,在徐州编织了一个密集的网点,一旦打仗,军事家们便视为坦途,占领徐州之后,可调兵遣将,四面出击;朝发夕至,故不可不争。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该地物丰人众,容易征兵征粮。

徐州位于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是淮海经济区最大的城市,也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有过较长时间的繁荣和发达。因为这里资源丰富,气候适中,有地宜粮,有山宜林,有滩宜果,有水宜鱼,有丰沛收养九州之说,打仗和驻扎重兵时,粮草不成问题。

徐州历来人口密度也比较大,兵源充足,况且徐州人崇尚武术,骁勇善战。自秦以来,徐州一带的农民起义战争就有五十多起,他们起义的首要夺取目标便是徐州城。

元朝至正十一年,萧县人李二起义之初,便经秘密策划,突袭守城官兵,一夜占领徐州,并在天亮后竖起大旗,招兵买马,只十余天便有十万之众,他一面守城,一面派兵攻战了徐州各县,后来更有芝麻李在此起兵,轻易的佣兵数十万,刘布他也有计划,一旦起兵这里也将是他的主要征兵之地,可以轻易地为他招来数十万大军。

徐州丰富的矿藏,铁矿和煤矿,早在西汉时代,徐州便有皇帝设立的铁官,宋代设利国监和宝丰监,专管开矿炼铁之事,这是徐州军事实力的标志之一,在这个时代所谓的制铁技术就相当于制造武器技术,既可以打造农具也可以转化为打造兵器,所以制铁业一直都是由国家专营,拥有铁厂和矿产的徐州就变成了兵家必争之重地。

谁拥有徐州,谁就拥有制造武器的重要资源,就地取材,以煤炼铁,以铁造兵器,打起仗来不就多了几分胜利的把握吗?

另外徐州呈山围水绕之势。苏轼当年在其《放鹤亭记》中写道彭城之山,岗岭四合,徐州又是古汴水、泗水交流之地,黄河、大运河傍城而过。这种地势,宋人陈无已说“彭城之地,兵家为攻守要地。”

徐州虽属黄淮平原,但鲁南山地伸延至此,故境内岗岭起伏,群山环抱,势如仰釜。这些山在冷兵器年代,就如徐州城的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徐州城外的河流,同样也有天然防御作用。

既然如此,徐州周围山头便成为激战之地。楚汉西军曾大战九里山下,成祖朱棣攻徐州时,也伏兵九里山。所以有“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之诗句。

米柱现在志在天下,对于徐州这样的地方,自然就是不会放过。

而且有一点,那就是别人认为他从这里撤出,其实就是完全的放弃了扬州这花花世界,是非常愚蠢的一种行为。

但是刘布他的想法则是不同,什么叫放弃扬州,他在扬州拥有军事基地,还有留守的部队,他随时就可以撤回来,如果有人敢质疑他们的军事存在,他随时可以派兵回来增援和教训他们。

刘布的这一手,学的就是后世美帝国,遍布全球设置军事基地,一旦有问题的,马上就进行增援和迅速的进入状态,解决战斗,这种军事存在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