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均衡贫富的斗争(1 / 4)

……

贫富分化问题,自从秦汉以来就没消失过,历朝历代都有明君能臣看到这个问题,并对此做出政策,想要解决问题,但是无不以失败告终!

秦朝命短,并不典型。

最典型的就要数汉朝了。

汉朝初立,由于是从乱世走过来的,初期休养生息。

法家随着“暴秦”的覆灭,从秦朝时期的官方正统,被逐出了殿堂,失去了正统地位——虽然汉朝继承了秦朝制度。

但是,初期汉朝走的是道家的无为妙法。

道法自然,是官方正统!

这套妙法,类似所谓的小政府、大社会、私有制下自由市场。

在这套秩序下,民间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快速的发展。

但是,随着发展,贫富分化也严重起来。

到汉武帝时,贫富分化已经十分严重!

因为,人的能力,是有大小的,不可能一样!

在自由市场的竞争下,能力大的人,就必然会崛起,脱颖而出,聚集财富!

而钱能通神,钱能通鬼,钱又会与权力勾结到一起,于是钱收买权,权庇护钱,“能力大”的便会更疯狂的扩张!

在这疯狂扩张背后,是无数的以权谋私,仗势欺人!

形成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一问题,被儒家看到了。

于是,儒家看到了上位的机会!

其时汉武下诏求贤,儒家机灵鬼董仲舒做《举贤良对策》,得到汉武帝重视!

董仲舒提出了大一统思想、天人感应思想、以德治国思想等,这些思想,得到汉武帝认可,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推崇为官方正统。

道家无为而治,也掉落神坛了。

董仲舒以[以德治国]为宗旨,提出了均衡贫富的政策,即“调均“的主张。

他上疏汉武帝“限制私人占有土地的数额的主张,限制豪强兼并土地,不允许官吏与百姓争抢利益,盐业、金属业都有百姓自己掌控,除去奴婢制度、擅自斩杀的威严,降低赋税,减少徭役,让人民休养生息,减少民力消耗“。

这些主张,首先,打击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的力量;其次,暂时缓和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加强了封建统治阶级专政,防止社会进一步动乱,防止农民起义。

董仲舒吸取秦灭亡教训,为了缓和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提倡德治,革除秦时的弊政,进行“更化“。

交流好书 关注vx公众号 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 可领现金红包!

他的“更化“思想,就是以儒家的礼义仁德来限制对人民剥削,维持和巩固汉王朝统治阶级专政。

他认为,严刑峻法,给统治阶级带不来稳定的统治秩序,不能维持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他提出实行礼义,布施仁德的政策,以德治理为主,重视“教化“,主张用仁德代替严刑。

他视“德治“主张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基本治国原则。并上疏汉武帝“作为帝王应该秉承上天的意思进行办事,因此,应该用仁德的教化而不是用刑法治理,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他的建议,汉武帝部分的接纳了,也有部分没有接纳。

“……不允许官吏与百姓争抢利益,盐业、金属业都有百姓自己掌控……”这个主张,汉武帝没有接受。

而是做出了相反的政策。

朝廷禁止民间私营盐铁,改成官府专营了。盐铁专营给朝廷带来了极其丰厚的收入,为汉武开疆拓土了财政支持。

均衡贫富的主张,汉武帝倒是接受了。手段十分粗暴,

以守皇陵为由——尽忠尽孝嘛——数次迁徙豪强,一时间天下纷纷扰扰,各地豪强哀鸿遍野。

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