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年前总动员(二)(2 / 3)

在李德财家五口人默默中进行。

第一个炸糕放在碗里,供先到灶神爷神位前,保佑一家人火旺人旺财旺。

半个小时的静默,只有偶尔压抑的咳嗽声,擀面杖“哐哐”的擀皮声,灶火的呼呼声和素糕入油的“刺啦”声。

李之重虽不相信这个传说,也尽量配合家人,完善这个食为天的仪式。

终于炸完了,油也没多出来,倒是四人的眼睛都红红的,那是呛得。

门窗打开的一刻,没等炸糕队伍冲出去,吃糕的二小就冲了进来。

佩服他们的耐心,一直等候观察在门外。

李之重地下坐小板凳烧火,由于油烟较轻,他反而是受害最小的。

父母和二姐出去了,大口呼着冰冷的空气,抹着红红的眼睛。

李之重给二小挑了几个带馅儿的炸糕,拿了三双筷子,让他们端上去奶奶那屋吃。

灶里的火在炸完最后一个糕时,他就把没着完的柴火抽了出来,放在了院里。

放糕的大盔端在了炕头,用没洗的褥子盖好。

烩菜肯定是在七烧锅里,即使把油舀的干干净净,锅上粘的也够烩一顿菜了。

午饭是猪肉酸菜炸糕。

开饭在即,李凤凤领着儿子来了。

惹得李二凤调侃她说“妈妈给你做安嘴鞋了”,意思是有口福是鞋做的好,寻味而来。

午饭时的炕头没法儿坐了,比平时往北移了一米左右。

一来火烧的多,二来腊月的太阳进家后,也多了几分火热的味道。

炸糕和素糕都放在粮房的大瓮里,吃的时候都是以馏为主。

炸糕也可以在热锅里焙,焙好的炸糕表皮酥脆,内里软糯,别有一番风味儿。

正月讲究吃点好的,一方面是犒劳自己。

另一方面是让神仙看看我们的光景,像是领导检查工作我们要展示好的一面一样。

点心是正月初五以前辅助饺子的主食之一。

蒸点心也是腊月的工作之一,圆馒头点红点儿就是点心。

腊月用于眊人,探望长辈儿。

正月点心与猪肉烩菜混搭,经济实惠,请客也不失面子。

李之重家一般蒸十五六斤面的点心。

一斤面大概出七个左右,取决于主妇的手法和心情。

发面是个技术活儿。

女人们蒸点心习惯用老肥,新鲜的老肥块儿很少。

它或许就是你在碗柜角落里,看到的一个拳头大小青紫色的硬块儿。

发面是母亲马玉仁的工作,或许是手法的缘故,母亲蒸出来的馒头大多质量上乘。

先把青紫色的家伙放在铁钵里捣碎,盛在碗里,温水泡上。

碗扣碗置于锅渠紧里头,最少闷一整天以上。

第二天使用时,用筷子搅开,如还有块儿状物,用手捻碎和匀。

面汤倒在加了温水的瓢里,徐徐倒入面盆。

和好的面要放在炕头大被蒙上发酵一整天。

第二天掀开篇篇,一股酸味儿直冲口鼻。

有时发的厉害了,从大盔和篇篇缝里溢出,染的到处都是。

发好的面再加干面,揉到软硬适中。

按出小坑后缓慢恢复,具体细节由主妇经验判断。

烧也是不可或缺的过程。

揪一个鸽蛋大小的面团儿,放在火边儿烤熟。

掰开观察白度和孔洞的大小和多少,再闻味儿,通过酸度来判断加苏打的量。

苏打温水化开,倒入面中揉匀,再烧,一直尝试几次,直到满意为止。

几次烧过的面团儿也不浪费,在李小拴和李小凤的争夺中进入了各自肚里。

接下来就简单了,揪季子,揉成圆形,按照合理间距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