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往乡里跑了一趟。
学校还没有卫生员呢,上边也没给回信儿,她肯定要来催一催。
结果白跑,人家都没上班呢,她一个管事儿都没见着!
早晚都能被她堵到,该办的事儿一件也不能少办。
春熙小学都要开学了,那宋启明和宋语桓肯定也要开学,所以他们一家三口早两天就一起回了滨江。
还跟上次一样,大包小包的回来,走也是大包小包的。
夏天带粮食带菜回去,冬天呢,曹佩瑜给他们带不少咸菜干菜跑油菜和冻干粮。
她怕冬梅他们太忙没时间做饭,带这些回去花个十几二十分钟放锅里热一热就能吃,省事儿方便。
在他们一家三口大包小包的带东西走之前,杨成和住隔壁的李婷婷也一起去了云河一中。高中生吗,开学自然比小学生要早一些。
曹佩瑜怕杨成在学校吃不好,偷偷给他塞好几次钱,杨成怎么推都推不掉。
而在杨成之前离开的就是曹蕴。
她回滨江的第二天,就有一个认识的人说有一个门市在出售,位置不错,价钱也能谈,问她要不要去看看。
那当然要去看。
她和冬梅都决定买门市很久了,也一直在找合适的,期间也看过不少,总是没有一个门市让她们百分之一百的满意,所以这件事就始终没有定下来。
初七她去看的门市,各方面都非常满意,只是价钱偏高。朋友告诉曹蕴不用着急,这家人其实挺着急出售的,曹蕴可以表现的平淡一些,价钱可以再往下压一压。
冬梅回滨江后,她们正好可以再一起看一看,最后确定这门市要不要拿下来。
家里的每个成年人似乎都很忙,不过要评出一个最忙的话,那指定就是知恩了。
知恩的木耳菌已经整的很熟练,去年也确实赚了一点钱,不过他并不满足,今年他打算扩大生产,搞五万袋木耳菌。
这当然不是他的最终目标,五万袋他能驾驭之后,可能就要弄十万袋甚至更多,反正他有地方弄!
弄木耳吧,忙的时候是真忙,家里又没谁能帮上知恩,二宝也得忙活自家的木耳,知恩只能没日没夜的干,春阳很心疼他,却也真的没什么办法。
是他要弄木耳的,也是他要扩大生产的,再苦再累不都得咬牙坚持下来吗。普通老百姓,想要更好的生活哪有不努力不吃苦的啊,吃苦挨累有收获那就好,最怕吃了苦受了累最后还啥都没捞着。
东山村弄木耳的人家变多之后,就有人家钱花了力出了,结果菌没做好,最后往里头赔了不少钱!
跟风做事不是不行,但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不能太盲目,盲目的投入最后可能都收不到好的结果。
村里木耳做的最好的就数知恩,知恩自己这么忙,插空还帮了不少人,然而并不是所有接受帮助的人都知道感恩。
知恩帮了一,就有人嫌知恩没帮他们三,知恩帮了他们三,那就有人嫌知恩没帮他们十,总之就是有人不知道满足,总觉得别人都欠他们的。
知恩的底线就是不管帮谁都不能耽误自己的活儿,因此他也得罪了一些人。
一开始,并不觉得得罪人有什么大不了,可就在三月初的时候村里出了一把事儿,他才觉得在村里啊,能不得罪人最好还是别得罪,要不你都不知道自己得罪的人背后能使出什么手段来。
出事儿的人里头还有一个跟春阳有关系,不是别人正是李广柱。
他啊,去小卖店买吃的,小卖店的人问李永强和李永明过年咋不回家。问的人有嘲笑的意思,李广柱听出来了,心里贼不痛快。
于是乎,李广柱大晚上的跑到小卖店后院把人家柴禾垛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