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李隆基(三)(2 / 3)

真者往往要十几遍才能入门,即便是天资聪慧的人,也至少要个遍。

一旦圣人让林相代政,等同于交出朝政、把大唐的气运交给了李相,届时圣人将不再被气运加持,修行速度也会放缓。”

屁股决定脑袋,听的人不同,对其中的理解也不同,唐玄宗李隆基的关注点在修行,而高力士以及李林甫的关注点在朝政。

尤其是李林甫,他觉得吴言这话就是暗指自己有窥伺大唐江山,谋朝篡位的想法,瞬间冷汗直流。

可唐玄宗自信无比,更是心大,没往那里想,而是问吴言“国师,你的意思是,我还要一边处理朝政一边修行?”

那得多累啊,还不如当甩手掌柜的轻松。

吴言继续忽悠道“不错,正所谓红尘炼心,许多炼气士入世皆是如此,否则他们直接避世修行只等飞升,何必纷纷行走于世间呢?”

其实唐玄宗能力还是有的,年轻的时候是真的强,开元盛世把唐朝的国力上升到了最顶端。

可惜盛极而衰,年老之后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改元天宝还不满足,直接把年改称了载,天宝三年不叫天宝三年而叫天宝三载,当世再没有任何人比他更自大,更能装比了。

既然此位面没有什么仙侠侧元素,吴言不介意扶一把大唐,把即将走下坡路的大唐再拉回来。

李隆基在炼气之后肯定能活过78岁,吴言觉得给他一些鞭策,他未尝不能改过自新,续写大唐盛世。

即便最后李隆基还是宠信安禄山,吴言也不怕,因为到那时,他早就神功大成了,此位面还有谁能够抵挡他?

唐玄宗点点头,说出了一句让大家颇为无语的话“既然如此,还是修炼要紧,这政务还是朕亲自处理吧。”

李林甫暗自庆幸,心道“幸亏不是太子代政,我还有机会。”

高力士则是暗暗摇头,心道“可惜不是太子代政,李林甫还是有机会的。”

吴言为什么不提议让太子李亨代政?

历史上的李亨也就是耍耍嘴皮子的厉害,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在灵武称帝,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可他对安禄山的策略却是消极的,多次错失良机,若不是安禄山史思明内部发生内讧,而大唐又有郭子仪等名将,以及西域各国的出兵相助,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除此之外,继位后的唐肃宗延续唐玄宗对待藩镇的策略,并让宦官做大,导致安史之乱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大唐都处于动荡的局势中。

直到唐宪宗的元和中兴这才为大唐续了一波命,让大唐境内的所有藩镇向朝廷臣服,即便是唐宪宗死了,也就只有河北的藩镇时不时的闹腾一下,其余的藩镇还是比较听话的。

太子不堪大用,吴言又和永王以及李林甫结仇,短时间内这朝政还是继续让李隆基亲自掌握吧,毕竟现在的唐玄宗正是对吴言言听计从的时候,同时也是吴言自身实力最弱的时候,等到吴言实力够强了,他才会去想废立之事。

不过也说不准,或许到那时他甚至懒得管了呢?现在说这些都太早,尽快恢复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徐滨之后是何浮,这何浮是贺知璋的养子,李隆基早就厌烦了贺知璋,下了一道圣旨,直接罢免了贺知璋的任何职务,同时把何浮下狱,预谋刺杀当朝宰相的罪名够他死一次的;

再然后则是萧归闻冉以及狠卫四人,狠卫四人没什么好说得,直接杀头。

萧归和闻冉让李隆基有些犹豫,从吴言的一面之词来说,他们都是被人利用的可怜人,更何况萧归当年还为大唐立过战功,此事没人知道还好,可如今这件事通过吴言,基本上闹得高层皆知,为了维护明君圣人的形象,唐玄宗不太好处理,遂问吴言。

“国师,你看这萧归闻冉以及张小儆该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