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改革的契机(2 / 4)

计。

虽然还没发生大面积的抛荒现象,但情况依然让重视农桑的当地官员,十分不安。

刘志也特别让人调查数据,汇总以后看起来还是很严重,尽管目前为止,还只有几个特别繁华的大城市附近出现。

但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会不会愈演愈烈,谁也不知道。

西汉时期,就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情况,经过文景之治,再加上武帝早期的发展,大量农民开始转行经商。

最后汉武帝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对商人采取了严厉的打压政策。

他将所有商人的户籍独立出来,征收高昂的财产税。

要知道这税钱并不是商业买卖税,而是针对商人的所有财产,一旦出现瞒报财产的情况,惩罚十分严厉,直接没收全部家财。

除此之外,他还在社会地位上打击商人,不允许他们入仕途,这可是致命一击,有钱无权,那岂不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吗。

最后,他还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否则就会受到严惩。

这致命的三条规定,从钱才到出身以及尊严,都全方面无死角地打击。

短时间内给予了商人们重创,经商的风气从此便淡了下去。

到了东汉时期,明面上并没有废除这些规定,实际执行当中已经松懈了许多。

首先第三条不准穿丝绸就被打破了,只是在颜色和规格上有所划分,第一条也改为主要征收高昂的交易税。

说起来第二条还是在执行,但真正有钱的人,也有的是办法钻空子。

每到自然灾害,朝廷都会公开买卖部分官职,这种时候,就是商人们改变出身的好机会。

高等职位买不了,就买低等的,只要入了仕途,用钱去砸关系,再慢慢升迁也不是什么问题。

这个目的还可以通过资助落魄世家子弟来实现,只要自己的被资助人升官发财,就可以为他们解除商籍,改换门庭。

刘志继位以后,经历过数次户籍制度改革,最终取消了商籍,同时也将各种商业税进行了细致划分。

商户人家的子弟只要发愤图强,完全可以通过科举实现阶层跨越。

他们手里有钱,请得起名师,也迫切需要通过科举改变命运,因此最近一些年来,科举中陆续涌现了不少的商户子弟。

至于土地抛荒,大汉历史上也曾经制定过对策,那就是在正常情况下,不允许农民离开户籍地。

而且土地也不准荒芜,否则惩罚力度惊人。

由于汉代不禁止土地买卖,当农民对土地积极性不高时,他们便宁愿卖掉土地,也间接加剧了土地兼并情况。

到了刘志上位之后,为了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放开了户籍限制,当时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移民政策。

但现在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所以以前的土地政策是否还适合,也是一个大问题。

这个问题历朝历代都会出现,但解决的方法却不尽相同,毕竟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完全照搬也是行不通的。

有些政策看起来可行,但经过时间的检验却发现问题颇多。

所以最近一年以来,朝廷中关于这方面政策的讨论十分频繁,但至今为止,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果。

因此这次刘志的扬州之行,正是奔着这个目的去的。

他带去了户部、商部和工部的相关官员,当然涉及到政策改革,秘书省的人也必不可少。

就连翰林院也派出了部分学士,参与调查研究。

安阳长公主夫妇也在随行之列,他们将协助调查扬州以及沿途各地的具体数据。

皇帝乘坐的龙船从洛阳出发,经过兖州、徐州一路向下,沿岸都属于繁华富庶之地。

但中原文明一向看重农业生产,而且徐州、兖州、豫州等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