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退而求其次(1 / 2)

“有没有查到来人的身份?还有,要搞清楚刘蒜到底有没有参与。”

内心里,他还是希望刘蒜能够置身事外的,只是以目前的情报来看,可能性很小了。

看来,他在努力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轨迹。

历史的走向已经变得扑朔迷离,汉灵帝还会不会出现,三国又是否会如期到来,都已经是个未知数。

一切的一切,都已经不可预测,他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靠着自身的努力去寻找结局。

“暂时没有查清楚,不过我们的人已经顺利潜进王府了,相信不日就有消息传来。”

杨俭退下之后,刘志心潮起伏,穿越这么久,他从未静下心来,好好回头看一看自己的人生轨迹。

最开始他只想做个不愁吃穿的普通小县侯,再后来便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想着怎么苟全性命。

到最后,他渐渐意识到,光靠苟根本救不了自己,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的一念之间,就如浮冰般随时都有可能倾覆。

所以他复制了当年汉桓帝的奋斗之路,幸好,他和原身一样,都运气爆棚,险而又险地达成了目的。

当时还不觉得,回首一看却惊出一身冷汗。

整个计划其实漏洞百出,而且过于仓促了,若不是梁冀实在是自大狂妄得没了边际,根本不可能成功。

上位之后,他不愿意继续复制汉桓帝的道路,做一个千古骂名的昏君,害得大汉迅速衰落不说,更把自身也作死了。

所以他要自强不息,要改革,要让国家重新变得强盛起来,同时也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也清楚自己学识有限,在处理政务上是短板,所以想通过重视科技来兴国安邦。

原以为搬掉了在头顶的几座大山,他就可以指点江山,纵情驰骋了。

可残酷的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击,一个无法集权的皇帝,几乎处处受制于人,步步艰难。

只不过从前是大将军和梁太后,而现在,却是整个派系林立的朝廷,是与他思想相对碰的古代思维和制度……

穷则变,变则通,要想改革,就必须先改变他们的思想和观念,但这难度何异于登天?

一个搞不好,就是和王莽一样的下场。

该何去何从?

他已经站在了十字路口,确实应该停下来自我反省一下了。

之前他就是担心会遭到激烈反对,所以制定了温水煮青蛙的政策,想一点点不动声色的改变。

但这个政策需要大量赞成他做法的心腹能臣,而他现在急需的就是人才。

陈蕃,董班,李膺……能够派往地方上去干实事的,太少了,无法起到左右大势的作用。

现在又蹦出个潜在的威胁,甚至已经威胁到他的统治,看来,他还是太仁慈了,不够杀伐果断啊。

现代思维让他具有许多优势,但同时也是把双刃剑,以人为本,重视生命的观念,使得他处处受制于人,举步维艰。

只有将这两种思想糅合在一起,才能找出真正适合他发展的道路来。

在创新上,借鉴现代,在行事风格上,还是要与古人的风格保持一致。

刘志深吸一口气,暗暗告诫自己,记住,这是乱世,乱世当用重典,而不是一味地仁慈。

他闭上眼睛,片刻之后,当他再次睁开时,眼中的决绝和坚毅,已经与之前有了明显的不同。

“来人,传具瑗。”

他要充分发挥龙麟卫的密探作用,主动出击,化被动为主动,而不是等着见招拆招,疲于奔命。

此时千里之外的泰山郡,从济南郡迅速南下的冀州军,已经收复了泰山郡府。

而东进的幽州铁骑,却接管了段熲留下的巨平等县,与冀州军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