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了摄像机中的全部素材。
这一次,他的v设计是三个部分,三个部分都由有声的片段相接,每个片段中间,穿插着无声的片段和这首歌曲,对应着孩子心中的变化。
这样相比于纯粹的v更具备故事性,观众也可以更看的懂,然后纯享版的音乐再放到2,保证观众能听到完整的音乐。
抱着这样的目的,张恩便开始剪辑片子。
而此时的张恩,相比于第一次的张恩,剪辑已经非常熟练了。
只见他的左右手同时开工,不断的选择片段,打开片段,剪切片段,消音,种上录音棚的歌曲,再拼接,合成。
键盘声和鼠标声相互交错,大量的素材被审核,速度惊人。
这不仅仅是多次拍片的练习,更基于他这段时间抽空的不断学习,了解剪辑软件的各类优劣,学习快捷键的方式,提高审美的精确性,这些小小的细节看似简单,但要是切实的使用,不仅仅是提高了速度,更是减少了内心的焦虑感,烦躁感削弱,便能更客观的判断片子的好坏,剪片也从煎熬变成了享受。
看着片子迅速成型,这可不是一种快速的成就感嘛?
当然,作为导演,他还得三步一回头,观看整个片段的连贯性。
是否有音画不同步?衔接转场是否太生硬?整体画面调度是否清晰?是否有穿帮镜头?
许多的小问题可能观众根本发现不了,但他的潜意识里却会默默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轰然爆发。
所有的成功都建立在细节上,张恩一直身体力行的践行这一点,细节要扣稳。
从天黑到天亮,再从天亮到天黑,这似乎是张恩上头的经典体现,没几次能冷静的对待自己的生物钟。
他之所以这样疯狂冲,自然不是冲动,也不是作秀,为了在之后的采访中表达自己多努力,实际上,张恩到现在都没表露过自己有多努力。
他只是想保持这种状态,这种状态一来,他就不想停下,因为这状态很微妙,可能睡一觉,上个厕所,吃个饭,它就消失了,张恩舍不得,所以他会一直熬下去,熬到工作完成。
就在张恩坚持不懈的毅力下,这五分多钟的小片逐渐成型,终于在两天内,完成了全部的剪辑。
张恩最后又再看了几遍视频,确定没有太大的漏洞后,结束了自己的工作。
说实话,再好看的片子,在这样不断的解剖下,也就变成了白饭,食之无味,张恩已经快不能凭借感觉分出作品的好坏,只能凭借着专业知识,一个个套进去分析这个点有没有出问题。
快要变成机器的张恩没有着急发送作品,他打算干点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在明天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时候,赶在拜年祭的前一段时间发布作品,以达到错开高峰期的目的。
张恩看了看时间,其实时间已经到了凌晨,也算是三十一号了,但突然闲下来的张恩却有些无所事事,想了想,还是照例拿起了羊皮本,开始研究起了最近的事情。
其实最近的经历是越来越离奇了。
古怪的父母已经是过去式,现在做梦的王冬冬,经历的一次次事件更加离谱,要说以前还有掌控的感觉,现在则是快要脱离自己的掌控,走向捉摸不透的发展了。
失控感带来的是恐惧,好在张恩还未被恐惧淹没,还能冷静的思考问题。
他最终还是将这个落足点,放在了这个古怪的梦。
这个梦和当初父母事件结束的大眼睛怪有什么关系?
那个全是小孩的孤儿院与这个教室,真的有关系嘛?
还有那个没有看见正脸的小孩,到底是谁?
张恩叹了口气,没有再自己骗自己,他开始直视自己的猜测。
这个小孩会不会就是他自己呢?
毕竟他能够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