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妈妈以前自视甚高,非常好辩。
妈妈现在还记得上次去德国出差,妈妈对接待自己的朋友,针对一大堆细碎的琐事,毫不顾忌朋友情面的和她争辩不休。现在想起来,还难堪不已。
好辩到这种程度,妈妈觉得自己对于赢和肯定的追逐,在事情发生的当下,简直有些变态。
这阵子,妈妈努力学习了很多心境相关的知识,妈妈想尝试平静平和的生活。对待不同的人的看法,也尽可能去用更加开放的态度面对。
不得不说,改变思维方式,很不容易。
现在,当心情焦虑的时候,妈妈会首先尝试让自己跳脱出场景,变成一个旁观者,从别人的角度,看待自己和参与事件的其他人,然后用旁观者的身份对自己说,慢点慢点,你看看你自己,是不是又开始用原始的杏仁核去操纵自己的行为了。再然后,妈妈就会把对方想象成可爱的动画人物,可爱化自己厌烦的情景。
这两种做法都有收效,但并没有完全变成妈妈信手拈来的情绪魔法。妈妈偶尔还是会原形毕露,变成一个斗士。
这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妈妈对姥姥姥爷的态度和情绪。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影响因素,无数过去的回忆,以及之前发生过的争吵,都让妈妈只要一只脚踏进去,就立刻像掉进深渊一样,哇哇叫个不停,像个原始的野兽一样不受控制。
再和现在的学习链接起来,反而让妈妈对待姥姥姥爷的态度更加苛刻。
因为通过新的知识,逻辑和方法论都不仅暴露出妈妈思维方式的问题,同样暴露出来的,还有姥姥姥爷思维方式上的问题。
其实说到底,妈妈和姥姥姥爷就是殊途同归的一种类型的人。而对于自我改变,他们的态度比起妈妈则更加顽固。这让妈妈觉得生气,就好像面对一个不愿意改变的自己一样气急败坏。
转身再看回来,就感觉好像自己背负了两个人,三个人的重塑任务。三个人,像两个人,又像一个人,但同时又各自都很不一样。
妈妈观察自己,我身上有很多姥姥的行为习惯,也有很多姥爷的行为习惯。好的部分有,坏的部分也当仁不让,十分突出。
比如妈妈和姥姥都很有童心,也都是十分上进的人。常用的话来说,就是都是心气儿高的人。而这种性格放在家里,有时却会造成一些问题。
作为自命不凡的类型,甚至不需要明确的原因,就自鸣得意。想法很单纯,就是觉得自己不错,就是觉得厉害,就是要提出不同的观点。
如果说这样还只是有点烦人的话,自命不凡还有更加致命的一点,就是妈妈和姥姥都几乎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
妈妈面对别人的批评的时候,会竭尽全力去诡辩。那时候使出浑身解数的样子,简直比参加考试还要亢奋。妈妈在德国的时候,就是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朋友的。
而姥姥面对批评的样子要更加高傲一些。如果你说,我觉得你这样做不好,她就会直接把方向改成反方向,告诉你,这样做很好。
这种对话非常容易让人感到困惑。妈妈身处在类似的讨论之中的时候,会有一种正在进行一场疯狂游戏的感觉,规则和逻辑,都是说变就变。
妈妈和姥爷也很像,情绪很容易激动,彼此也都是自命不凡的选手,应对批评的办法大部分就是发火和气恼。
即使了解一些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弊病,改起来却很困难。对妈妈这个有心改变的人而言很难,对姥姥姥爷这种一切到了现在就要随心所欲的上一辈人来说,更难。
我们身处的惯性是那么强大,有基因的基础,有所有历史事件的奠定,每一个支点,想要拔除,想要重新开始,都很难。
不过姥姥姥爷对妈妈的影响,应该不会和妈妈对小夏的影响一样作用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