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三通鼓(一)(1 / 3)

北齐帝业 拙眼 3180 字 2021-07-07

发生在塞北的大战,影响可不仅仅波及到草原的曲曲一隅。向南千里之外,大而险固的晋阳城,帐幕罗列,戒备得比往日更加严格。

自从杨檦诱敌失利的军报传来以后,在晋阳督军的大都督高延宗顿时紧张起来,提议屯兵晋阳被苏威否决之后,高延宗下令北疆各境,严查出入。晋阳往北,雁门、五寨、广安、大同驻满步骑甲兵,防备胡骑闯入,从南到北的行人,都得经过层层盘问、诘难,一律不准通行。

眼下发生这种事情,也没有谁会觉得高延宗这是反应过度。

大家都很清楚,一旦杨檦的燕北边军没能抵挡住突厥铁骑,凭借北面一马平川,稀疏、松散的防线是远远不足以抵挡突厥狼骑的,阿史那摄图大可绕开城防,围而不攻,率着大部人马浩浩南下,那么,昔日先帝之时的晋阳之围,恐怕就又要重演了。

高延宗完美的达成了一波危机处理,唯一让他不满的,是苏威这个天子特使在日常公务方面对他的处处刁难,为此他没少在太子面前大倒苦水,指摘苏威的各种不是。

一面是对自己还算不错的王叔,一面则是老师,年幼的太子有些不知该如何是好,在一日讲课完毕之后,高珩对苏威说道“孤听说燕北战局胶着,杨都督仅率千人外出追击,凶吉难料…王叔提议屯重兵于晋阳,以防不测,为什么师傅坚决不肯呢?”

“自然不行。”苏威连眼皮也懒得抬,一脸坦然,“如果边疆有患,安德王下令北疆各要塞加强防备,我一点异议也没有,但他要调晋州道兵马驻防晋阳,那坚决不行。陛下那边的意思,我就先不说了,他如此行事,至少有两大隐患,恐怕他自己还未看清哩。”

“那两大隐患?”

“先说朝廷的难处。”

苏威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殿下知道晋州道有多少兵吗?十万!殿下知道朔州、显州、大同等地有多少粮食吗?不足三十五万石!

“我就拿兵部拿出的账本给殿下念一念,殿下就能理解了,这次出征,晋阳出一万兵,与燕北边军一道,合计步骑四万,战马、驮马合计十万。按四万兵、十万马算,一个月就至少要消耗四万两千石粮食,仗不过才打了三个月不到,武川、怀朔等军镇的储粮就已经空了,还得从更往南的平城运载粮食供给大军战备,途中消耗掉的粮食又是一个天文数字。

“安德王屯驻重兵在晋阳,万一边关果真和他说的那样,不意失守,胡骑长驱直入,那我们打还是不打?

“不打,朝廷有人追究起来,一顶败军辱国的帽子就扣下来了;打,安德王打算从那里去筹措战争所用的粮草,剩下这么点粮食,供应四万兵马就已经够呛了,还能再供应晋州道的兵马作战吗?运输粮草的民夫、辅兵又从何而来呢?是不是还得朝廷给他背书?”

苏威说道这里,叹了一口气“右相原本是不支持陛下北伐的,这倒不是右相胳膊往外,实在是两次大战,已经把大齐休养数年攒下的底子打光了,朝廷根本负但不起又一次动员全国兵马的战争…

“殿下试想,安德王屯兵晋阳,仅仅是为了防备胡骑那么简单吗,我怕他是为了抢功,在陛下面前彰显能耐,准备搞一番大动作。杨檦若胜,安德王算盘自然落空,杨檦若败,他还能忍住放着功劳不去争?自然不能,这不符合他的为人!”

高珩自小是听娘亲讲太爷爷高欢和父亲的丰功伟绩长大的,听不得苏威如此贬低在自己心目中还算英雄的王叔,当即蹙起眉来

“老师这是何意?”

苏威看太子情状,心知自己说错了话,当即朝太子垂头、拱手,以示抱歉,尴尬说道“臣不是那个意思,臣是说,安德王勇则勇矣,但性格却鲁莽冲动,我怕他一时被热血冲昏头脑,果真点起大军去和突厥人对垒,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现在朝廷确实有难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