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浩浩荡荡(三)(2 / 3)

有五小孔,孔内有空穿铜环一枚。挥动时,环击刀背,连连作响,声似雁鸣。

后面是一名女乡兵,扛着一把鸟铳,背着两把鸳鸯刀,身穿花团锦簇的锦袍,头戴软幞锦帽,脚蹬鹿皮战靴,时不时的咧嘴偷笑,正是那爱笑的苏思思。

两名瘦小乡兵戴着网巾,脖子上挂着一个哨子,背着长稍弓,腰跨着撒袋,肩膀上各站着一只黑鹰。那两只黑鹰不停的转动脖颈,顾盼自雄。

王得利引领,三排乡兵扛着长枪,背着高大牛皮背包,那高大背包高过头顶些许,超过腰部些许,背包三排皮带束在前胸,走起路来,毫不费劲。

高二郎骑着一匹白马,身穿玉色绸缎宽袖皂缘,皂条软巾垂带,头戴网巾,脚着一双牛皮硬底靴,腰间挂着一块玉佩。可以看出他很紧张,双手握着缰绳。

李有才、金光中坐在马车里,正襟危坐,好像是运筹帷幄的卧龙凤雏。

秦波波独坐的马车里,故意打开窗户,让城里人好好看看她。

高七郎、高八妹与先生吕德品坐在一辆马车上,两个孩子趴在车窗口,看什么都新鲜。路边人挤人,张灯结彩,香案一个接着一个。

叫好声此起彼伏,“二郎,好样的!”

“高二,有种!”

高八妹撅着嘴,“二哥不喜欢别人叫他高二,高二郎多好听啊!我也不喜欢别人叫我高八。”

吕德品笑道“傻孩子,官牒上记的是大名,这名字是你爹娘给起的,他们偷懒,你们只能认了。”

高八妹支颐而坐,眨着长长的睫毛,“等我长大了,自己改名字,就叫高婉清,多有画意诗情,温婉大方,清新可人。高七,我也替你改个名字吧。”

高七郎回道“二哥不改,我为什么要改?不改!我就叫高七,搞七搞八!”

“哼”高八妹生气了,不理睬高七郎了。

车队缓缓驶向北面的衙门,游街乡兵队伍散开。高二郎带着李有才走向衙门,先看见两杆高大的旗杆,左面旗杆上悬挂着明旗。

右面旗杆上空空荡荡,这旗杆是用来悬挂贪官的人皮,自从朱元璋死后,剥皮实草制名存实亡,这旗杆二百多年没用过了。前面还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庙,这庙里有剥皮实草的实物。明朝初期,上任官员要来此参观“剥皮实草”,如今大门紧闭,上面结满了蜘蛛网。

大门外,有一座鼓楼,里面有一架大鼓,这是给老百姓击鼓鸣冤用的。不过,击鼓者先有罪,要光着屁股,打板子的。大门外有讼师摆摊子,击鼓鸣冤只当是戏说。

县衙坐北面南,占地面积极广,中轴线上排列着主体建筑大门、大堂。赞画师爷沙宝国将高二郎、李有才领进大门。

沙宝国急着道“快快快!大人们已经出来了,快点跑起来,看看你面子有多大,我都羡慕你。”

高二郎撩起锦袍,跟在了沙宝国身后。李有才紧随其后,他留在戒石坊前。

高二郎过戒石坊、月台,就看见四名头戴展翅乌纱帽的官员站在仪门前,笑眯眯的看着他。

知县刘光初、县丞张邦初、主薄唐可发、典史周正康,隆地县四驾马车,已站在仪门前等候。

“刘知县、张县丞、唐主薄、周典史出迎,实在是愧不敢当。草民何德何能,受此大礼,惶恐之至!还请四位大人入堂。”

高二郎卑躬屈膝,已跪在地上了。有一个婆婆,就够受罪的了。来四个婆婆,那就没活路了。在城外与典史周正康见面,就塞了一百两银子。看来一路还要塞银子,简直没完没了。

刘光初颇为满意的样子,“哦!你就是白面无常高二郎,果真相貌堂堂,真乃奇男子也!”

通常官员是虚扶,高二郎手臂却被刘光初紧紧抓住,高二郎站起身后,刘光初还没松手。

“高二辛苦你了,我替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