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张绍加剧转变(2 / 3)

·显学》有云:“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这浩周好赖曾在郡县任职,后又从军干预军机军务,可以说是文武两头都得到锻炼、考验。怎么还像没有入过仕、当过官的政治小白一样天真可爱呢?

政治上从来都是讲究成王败寇,充满了尔虞我、诈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最不值钱的就是承诺、诚实、诚信。

政治斗争、较量中但凡对这三点始终忠信不疑的史书上都没有一个好下场。

岂不见汉初吕后时有上将军、赵王吕禄,信郦寄之言“足下不急之国守藩,乃为上将,将兵留此,为大臣诸侯所疑。足下何不归将印,以兵属太尉,请梁王吕产归相国印,与大臣盟而之国。齐兵必罢,大臣得安,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万世之利也”之言放弃虎符,让周勃得以进入北军,兵权尽失、身死族灭,为天下笑者。

岂不见刘玄德入蜀,名为帮助刘季玉讨伐张鲁,实则有阴谋吞并益州之心。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刘季玉信张松不信王累,最终丧师失国,丢掉从父亲手中传下来的基业。

如今浩孔异单纯少智,对于自己来说倒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

“浩孔异!卿竟然举家百口为我作保,我还能说什么呢?!”孙权感动,涕泪交集,沾湿衣襟,起身同浩周把臂握手。为了表示两人之间交情深厚,他还不自称“寡人”而称“我”,半真半假道。

“君不负孤啊,孤安敢相负于君!”扯来扯去半天孙权就是不对于是否派遣质子入侍做出肯定正面的回答。

有吴王的热情招待,吴国丞相孙邵率领群臣的殷勤奉承。

欢乐的时光如此短暂,很快又到了离别的日子。

武昌城北,江边渡口

吴王孙权冕服王冠,车驾亲临送别成功出使东吴归返魏国的邢贞、浩周,并且派遣中大夫赵咨携带他上书给曹丕的致意谢恩的表章随邢贞、浩周一道前往魏国,呈递给曹丕。

临发,孙权于车驾上执捉浩周双手,一手指指天,又一手指浩浩汤汤的长江,明誓曰:“孔异但请放心北返,质子早晚到朝,寡人此言之诚,犹如这一汪大江!”

“大王!周……”浩周再度泪目……这一刻,他只恨自己为什么是北人,而孙权为什么又是南方之主,要是吴王和天子对调一下位置身份那该多好啊。

登上船,浩周和邢贞立身船尾,发现岸上吴王殿下竟然下了车。不顾淤泥杂草弄脏华美的服饰,徒步到岸边,隔着滚滚江水。不停的向他们挥手送别。

浩周也赶忙在船上俯身隔江作揖拜别。

邢贞邢贞只是略微向远处岸上的孙权拱手而已,待浩周作揖拜完,邢贞问他:“孔异可听说过徐盛之言?”

“颇有耳闻,邢君策命吴王时,周同样在现场观礼,曾听见徐盛说:‘盛等诸人不能替国家挺身效命而出,吞并许昌、洛阳,巴蜀大地,反而令我们的君主和……当时徐盛直称的刑君名讳,同盟约定不是非常耻辱吗?’”浩周如实答到。

“吾听闻我宣读策书的时候张子布非常愤怒,是这样吗?”

“是张子布名为吴王之臣,实际上应该算是吴王的保傅老师,属于‘仲父’、‘亚父’一类的地位高度。”

“嗯……”在浩周这里得到证实,邢贞有感而发:“江东有徐盛、张子布这样的将相,恐怕不会久居人下啊!

浩周有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刑君,正是因为吴王有三世老臣、江东虎臣,我们才更应该促成吴王效忠大魏,归顺大魏,怎么能因为吴王兵强马壮、谋臣众多就放弃努力任流他与朝廷割裂对抗呢!”

邢贞看了一眼浩周,笑了笑,没有回答。

………………

话说张绍自从在巫峡栈道偶遇了王嗣,得知了刘巴修书劝诫父亲的最终内幕,一路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