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来。”
“他们这些人除了残民害民,还能够有什么用处?让他们多活一天都是对百姓的残忍。现在李自成还在北方肆掠,张献忠也在为祸四川,天下百姓何其痛苦,实在是时不待我啊。”鲁若麟叹道。
“我知道你心忧天下百姓,我又何其不心疼。但是我们现在只有这点人,没有那些官员,我们如何治理地方?何况杀戮太多的话总归对你的名声不好。原本江南的读书人就对你多有诟病,要是真的大开杀戒,只怕天下读书人都会与你离心离德的。”陈新甲依旧苦劝。
江南的读书人大多出自富裕家庭,与权贵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加上各种裙带关系,可以说他们的心基本是和权贵们一起的。
做惯了大爷的读书人突然间发现安国公居然完全不将他们放在眼里,那种落差与气愤自然毫不掩饰的表露了出来。
所以江南士林的舆论现在对鲁若麟相当的不友好,更不用说支持了。
而士林是地方的主要掌控者,地方上的各项事务基本由他们说了算。朝廷的势力最多也只能到达县这一级别,再往下就是这帮以读书人为代表的乡绅的天下了。
普通百姓大多愚昧,他们也习惯了听从那些乡绅的命令。说到权威,在普通百姓看来,朝廷都没有那些乡绅的话好使。
江南可不是区区辽南可比的,没有数量庞大的基层官员,想复制辽南的统治模式,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陈新甲认为,现在不能将那些读书人得罪死了。
鲁若麟也知道陈新甲说的有道理,但是他更明白那些读书人的秉性。
诚然,读书人里确实有很多硬骨头,宁死不屈、宁折不弯,但是大部分读书人都是欺软怕硬的,真要是刀架在脖子上,立场变得比谁都快。
想想钱谦益在满清来临时的水太凉,以及大量读书人投降满清,就知道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节操究竟如何了。
也就是大明文贵武贱把这些读书人惯的,真以为少了他们朝廷就玩不转了。
鲁若麟这些年一直在济州岛和辽南推行教育可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百姓们的素质,同时也是在为以后扩大地盘做准备。
陈新甲把治理地方想的太复杂,以为缺了读书人就不行。其实只要品行不差,有基本的学识,充当基层官吏是完全可以的,并不需要人人都是举人和进士。
“阁老放心,我不会搞诛连的,这次我只针对刺杀我的人。”在人手还没有到位之前,鲁若麟不介意先忍一忍。
“那就好,那就好。”陈新甲稍微放心了一些。
鲁若麟遇刺这么大的事情,按理说应该闹得满城风雨、风声鹤唳才对,但是安国军在进行了一阵追查之后又恢复到了以前的状态,将精力再次放在了城外的俘虏身上,让人摸不到头脑。
当然,这只是表面的情况,私底下暗影司正在全力追查幕后凶手,并且已经有了一些头绪。
那些参与过刺杀行动的人知道表面的平静预示着后面会有更加猛烈的风暴,反而更加不安。这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屠刀会落下来的情况,比安国军大肆报复还要让人感到恐惧。
就在这个时候,九江那边的战事终于有了结果。当战报传到南京的时候,百姓们欢呼雀跃,而百官们则是一片透心凉。
左良玉的大军在安国的攻击面前一击即溃,败得干脆利落,连左良玉和他的儿子都死在了攻击之中。百万大军四散逃跑,鸟兽云散。
在九江战报传来的同时,松江那边围困林镇远的战斗也有了结果。不出大家所料,叛军败了,但是败得那么难看却实在出乎大家的意料。
松江那边的叛军在得知南京城外的主力被安国军击败之后,十几万大军居然一夜之间自行崩溃,让林镇远的军队连进攻的机会都没有。
至此,当初被人给予厚望的清君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