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探测设备对水母不起作用,所以,我国研究人员对水母的调查过程也是困难曲折的。
科研人员只能乘坐船只,每隔两个月就出海一次,用肉眼观察以及渔网捕捞等原始手段对水母进行研究。
我国科研人员对水母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是在2011年。
2011年7月21日,研究人员出航考察了胶州湾。
胶州湾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是一个面积为390平方公里的扇形海湾,那次考察研究人员在胶州湾的三个点投放了渔网。
投放渔网后,科研船一路前进,每行进一分钟,就有四五只水母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船边上,其中就有霞水母和巨大的沙海蜇。
可每当大家用简单的捞网去捕捞时,网往往还没靠近,水母就溜掉了。
水母虽然没有大脑,但每个水母的扇部边缘,都分布着它们最灵敏的感觉器官,这些感觉器官,兼具耳朵和眼睛的功能,每当外界有风暴来袭,它便通过海水里的次声波,感觉威胁逼近,提早逃之夭夭。
经过三个小时的努力后,研究人员先后拉起了两张渔网,效果都不尽人意,渔网内网到的都是零星水母。
科研人员都非常奇怪。
当时正是休鱼期,按理说正是海洋内鱼群最多的时候,可偏偏却打捞不上一条活鱼。
后来经过调研,科研人员才发现,是那片海域的水母数量太多,将当地鱼群的鱼卵都给吃掉了,海鱼出现了断层。
至于那片海域的水母为什么会这么多,科研人员的解释是,一是人类对鱼类的过度捕捞,使原本是鱼类摄食对象的水母幼体逃过了劫难,大量存活并长为成体。
二就是随着胶州湾的鱼类减少,和水母进行食物竞争的天敌也少了,为水母爆发了机会。
当第三张渔网起获时,研究人员发现网里仍是水母和六个果冻状的大东西。
当地的渔民们都说,他们几十年在近海都没见过这么大的水母,令人吃惊。
而十年前,大型渔业考察船在黄海和东海作业,起获的都是海鱼,很少有见到水母。
那次调查发现,我国水母大爆发中,最常见的是三种水母分别是海月水母、沙海蜇跟霞水母。
“阳哥,你真确定这些水母能吃?我可是听说这玩意儿很危险的。”方友群趴在船舷上,嘴巴内说着危险,实际上双眼内却毫无一丝的恐惧,他对水母这种看上去柔柔弱弱,实际上恐怖无比的生物根本就毫无畏惧感。
“危险是真的,水母是世界上最凶猛的食肉动物之一,也是自然界里毒素最强的生物之一,但可以吃也是真的,现在在全世界的不少餐厅里,都有专门烹饪水母或海蜇的大厨。”项阳笑着说道。
“水母的爆发,是过度捕捞令水母天敌减少所致,但从全世界范围来说,一些地区并没有过度捕捞,比如我们正处的南极,气候严寒,并不是渔业资源发达的地区,也存在着水母爆发的迹象,这就真的很奇怪了。”一旁的夏鹏杰思考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得问那些专门研究水母的科学家们。”项阳笑着道。
其实,科学家们也很难解答出这个难题。
伴随这近些年水母的不断爆发,很多科研机构跟海事大学,都开始重视起水母这种生物来。
在项阳的母校,就有专门开设跟水母相关的专业。
为了弄清水母爆发除了过度捕捞,还有哪些因素,科学家们还建立了一个可以控制和模拟海洋环境的实验室,并挑选出在全球海洋分布最广的水母,海月水母作为第一批样本进行饲养和观察。
水月水母拥有四个环状的胃,在伞部下面和胃对应的地方,就是生殖腺。
通常,一对雄水母和雌水母可以排出十万个精子和卵子,在水中受精后,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