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贡敦之辈,还是早做准备地好。”
李恪点了点头道“季辅所言极是。”
李恪说着,对岑文本道“中书省拟旨,吐蕃狼子野心,早晚与我大唐必有一战,着凉州都督府长史裴行俭领军一万,进驻吐谷浑,并节制吐谷浑三万番军,屯于星宿川,防备吐蕃东进。”
“诺。”岑文本得令,当即应下。
随着李恪令下,大唐之于吐蕃的国策便就此定下了,李恪也得到了自己想到的东西,就算异日李恪对吐蕃动兵,在朝中的压力也会小上许多。
不过朝中终究还是有些反对战事的官员,李恪之令才下,户部尚书于志宁便出列道“陛下,既然西北要备战吐蕃,势必牵扯极大,若是与此同时再对高句丽用兵,恐有腹背受敌之危,朝中钱粮人力也难免调度不及,今岁的东征是不是再放放。”
不管是吐蕃还是高句丽,都算是大国,兵力至少都在二十万以上,如果吐蕃真的狠下心来,在大唐对高句丽用兵之时入侵吐谷浑,到时大唐东西两线为战,对大唐的国力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于志宁是户部尚书,对这些自然最是清楚。
灭高句丽之战李恪筹谋已久,自然是不会作罢的,李恪道“据朕所知,去岁关中、河北、河南、淮南四地俱都丰收,国库盈仓,何来钱粮不济一说。”
李恪在决议动兵前就已经了解过大唐粮储的情况了,自贞观十八年以来,大唐已经休养生息三载,以大唐眼下余出的粮草储备,足可供四十万大军近两年之用,大唐就算东西开战,在短时间内也不会短了粮草,更何况对于灭高句丽一战,李恪本就是打着速战速决的心思的。
于志宁道“我大唐虽然钱粮充沛,户部这边压力不大,但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工匠之程式,一应均由工部统筹,去岁工部刚建成的大明宫,今岁再有如此大的动静,工部那边只怕难以调度。”
李恪闻言,并不对于志宁多做解释,而是转而对新晋工部尚书的阎立本问道“方才于尚书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阎卿你以为如何?”
若是依常理而言,阎立本是文臣,亦不好战,自当从于志宁之议,劝阻李恪暂息东征之念,但阎立本刚被李恪提拔为工部尚书,李恪对他期许极大,至今李恪当初同他说的话他还牢记心中,时常回想,以此鞭策自己,又怎会退缩误了李恪的大事。
阎立本迎着于志宁讶异的模样,斩钉截铁地回道“如果东西开战,工部人力调拨虽有压力,但臣以为仍可勉力应对,工部这边陛下不必担忧。”
李恪闻言,欣然笑道“好,阎卿所言甚得朕心,东征之战不必更易,如期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