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丰富多彩的建筑!比如强调建筑与城市历史的关系,可以设计出文脉建筑;希望建筑融入自然风景之中,可以设计地景建筑…本土设计应该是一种开放的体系,并不强调某种风格!”
“如今国外的城市建设已经慢慢开始呈现出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趋势,现代主义国际建筑遍布于纽约、巴黎和伦敦,我们看这些城市的照片,如果没有某些熟悉的地标性建筑,很难分辨出这是那个城市!”
“从建筑技术上而言,这是因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现代建筑技术打造的房屋已经可以尽量削弱当地气候对居住环境的影响,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住在大致相似的建筑立面!”
农业社会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江南梅雨季节漫长的地区,屋顶做成了陡峭便于排水的设计;而在西北干旱地区,屋顶则做成了平的,因为他们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还能利用平坦的屋顶晾晒农作物。
而到了工业社会,苏州的大楼和喀什的楼栋大体上已经没有太大差距了,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将降雨和干旱炎热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其实国内也是一样的,虽然国内不如欧美国家发达,但是随便去那个城市出差,都能看到风格一致的苏式建筑,等将来经济条件好了,肯定又到处都是现代建筑!这种功利性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很难改变的!”胡忠平叹道。
“这些被普遍推广、到处复制的建筑虽然平庸,但是从设计难度、建造成本上来说是极其符合商业运行规则的!毕竟不可能有那么多建筑师,为每一座新建筑创意性的设计图纸,就更不用说这些创意性的设计会增加多少建造成本了。”
所以尽管建筑界不断发着牢骚,但千城一面的趋势依旧无可阻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建筑师什么都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