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小明山升日月旗梁兴下山收路税
小明山的第一座土楼竣工了,由于李宗嗣怕高达三层的土楼塌了,所以土楼的地基厚度达到了一米五,成堤型慢慢变薄。最高处也有接近一米的厚度。
整个外墙由夯土内外包砖而成,每面外墙都有两道马面墙,不但可以起到加固的作用,还能对进攻的敌人形成无死角攻击。外墙的窗户开的特别小,最多用来通风。
更多的作用就是当做射击孔,射击孔是楔形。否则墙壁太厚了,里面的人根本无法攻击进攻的敌人。开射击孔的地方由青石条和巨木承重,绝对塌不了。
内墙则是由砖石垒就,其中还有防腐木支撑。整个土楼的采光由中间的天井承担,天井中间是一圈联排平房,是军人驻扎的地方。围在最中间的就是巨大的粮仓,是整个土楼生存的绝对保障。
土楼里有水井,二楼、三楼由滑轮组往上运水。抽水系统,李宗嗣不会,实在想不起来,怎么给土楼里面装上自来水。
当然楼里面有下水道,直接流到土楼外面的化粪池,由俘虏每天负责清理并且晒干,然后经行堆肥。毕竟吃货帝国的人,不种点什么,总是感觉缺点啥,没有安全感。
土楼外边则是引入了洛水作为护城河,建立了吊桥,由铁索勾连。
李宗嗣把整个土楼的防御能力提升到了极致,随着时间的沉淀,三合土包砖的土楼会变得比石头还坚硬,几百年也不会坍塌,就是投石车也砸不烂。
整个土楼呈现青砖、黑瓦,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青郁郁山峰叠翠,绿依依桑柘堆叠,云遮峰顶,日转山腰。嵯峨的土楼仿佛连接天关。
“我有此楼为根本,任他千军万马能奈我何?”李宗嗣雄姿勃发,仿佛天下英豪,弹指间灰飞烟灭。
以后李宗嗣都不会拿正眼瞧那些黑沟湖水匪,你再跟老子炸个刺儿试试,这回老子不给你上供,不是证明我有多了不起,而是要把当初失去的,都夺回来!
数百军民兴奋的搬进的土楼,差不多堪堪住下。如果是当大学宿舍用,住个一两千人都没问题。一间房里四张高低床,挤一挤五张都行。
但是这是军民两用的建筑啊,两口子得一个屋子吧?孩子得一个屋子吧?得洗衣做饭吧?所以一户人家最少四间房。遇到敌人,这个房子就是他们防守的堡垒。
李宗嗣还是要建造第二座土楼,因为小明山还得扩大,这么点儿人肯定不行。
俘虏们可没资格住进土楼里,他们依旧住在外面的集中营里。里面有军队巡逻,晚上睡觉,白天出来劳动。李宗嗣对他们的要求是不到天黑不准睡,太阳一出就起床。
除非有重大立功表现,才能转做民户,民户之后才能做军户。
李宗嗣绝对不会允许道德败坏,作奸犯科之人,加入自己的军队。
历朝历代都有把囚徒,送到前线送死的政策,即使到了二战时期,也有把犯了错误的文职军官,发配到前线的行为。
在统治阶级看来,这是废物利用。对于前线视荣誉为生命的军人来说,这就是侮辱。他们是因为犯错,我们呢?
宋代把军人称作贼配军,明代把威震四方,五征漠北的三大营当成了勋贵的长工。这样的军队有什么战斗力可言呢,即使到了共和国初期,也有把军队外包到私人建筑队的行为。
一直到了军改,彻底杜绝了军人经商的行为。
李宗嗣对军队的训练是一刻也没有放松,现有的资源也全部向军队倾斜。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现在李宗嗣做不到。但是令行静止,无令不得擅动,李宗嗣还是要坚决的贯彻下去。
有了土楼为依靠,李宗嗣就可以分派一半的军队出去收取“过路费”了。
李宗嗣对他们的命令是,如果敌人不反抗,那么就不要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