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闻君都跟你说了?”
秦安似乎并不惊讶,仿佛当时站在柳闻君旁边听她说话的那个人,不是周念同,是他。
他轻摇了下手中的折扇,面带微笑,并不恼火,他的声音很好听,像四月的微风“过几日便是端午节了,周兄是否感兴趣?”
“端午节?”
“是。到时周兄可否领上朋友同游西京呢?”
周念同觉得他的目的不单纯,但又不好推辞“那我考虑一下。”
“那就先谢过周兄了。”
秦安走后,周念同也回到了府中,柳闻君看到他上前,跑了过去。
“过几日便是端午,要不出去感受一下西京?”
“好。”
周念同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她。
再过几日便到端午了,各家各户张灯结彩,西京城内一阵气派的景象,有些百姓在门上挂上张天师或钟馗的画像,用来辟邪祛病,有些人和孩子包着粽子,做着五色团子,齐家欢乐融融。
终于到了端午当天,袁瑞中在准备端午的食品,各式各样,周念同和王咎也在一旁包着粽子,王咎变成了先生,一直在教着周念同包粽子的步骤,一直到他包完。
他们吃了粽子后,到外面走了走,欣赏着西京百姓开展的端午的活动。
一直到傍晚。
天已经黑了,也在表明夜晚已经到来,但是西京依然灯火通明,人潮密集。
秦安正在去张府的路上,但是很快他就碰到了周念同,看到周念同一本正经的表情,但是他的眼睛却很亮,他似乎在隐藏自己的好奇和欲望。
周念同看着街上的商铺以及一些活动,直到余光瞥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是?
他把目光聚焦在那个身影上——是秦安。
“秦兄。”他行了个礼。
秦安笑道“周兄,我们去猜谜如何?”
“猜谜?”
周念同心底有些惊讶,但是很快又恢复正常,似乎确实他想的他都知道。
秦安把他拉走,来到了一个小商铺,这个小铺虽不算布置奢华,但也古色古香,沿上吊着的是一卷卷红纸,上面有字谜,有对诗,也有各种各样的玩意儿,题目随机,因为题目被卷着所以看不到,但只要回答出五题,就可以选择一样东西带走。
“怎样?周兄你先。”
秦安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周念同在上面随便摘了一题,打开了它。
弦断有谁听。(打一句诗)
???
周念同瞬间不知道怎么回事,唐诗?他没背过。
他转头看向秦安,秦安立刻会意,很快便猜中的谜底。
“恨无知音赏。”
周念同又摘去一个,打开了那卷红纸,红纸上用黑色墨水写着清唱(打一句铭)。
这次不用周念同看着他,他知道周念同不会了。
“无丝竹之乱耳。”
老板听后笑起来“秦小官人果真才华横溢。”
“不敢不敢。”
秦安不好意思地笑了出来,去摘了下一个谜题。
这次的谜题似乎有些简单了,上面写的是床前明月光(说出诗的后一句)。
“疑是地上霜。”
周念同也很想自己能够答出一个谜题的谜底,又上手摘了一个。
他手中的谜题对于常人来说依旧很简单,但是他似乎并不是常人。
此时相望不相闻(说出诗的后一句)。
看到这句诗后,秦安笑起来,眼睛里透露着喜悦。
“愿逐月华流照君。”
这一句话宛转悠扬,没了前几次那样冰冷。
或许他也没想到他能对到这句诗。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