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一声巨响(3 / 4)

经过了几年的不断研究和改进,今天最新制造出来的一门大炮,终于成功的发射出了一颗炮弹,并且爆炸开花了,把小山头都炸出了一个大窟窿,声势更是惊人。

每一位参与制造和研究,攻克各种技术和工艺难题的科研人员们,内心都是异常兴奋的。

“施老,我们成功了!我们真的成功了!”

“是啊!成功了,努力了三年时间,终于把陛下设计的大炮给造出来了。”

“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告诉陛下?请陛下亲自前来看看,我们这门大炮的威力!”

“告诉是肯定要马上派人进宫,向陛下报喜的。

只是请陛下亲自过来,恐怕还不行,我们还要对这门大炮的各种数据,进行测试,比如最大射程,射击精度,还有火炮的各项稳定性能。”

说到这里,施老不无担心的说道“现在我最担忧的是,炮管的承受能力,能够承受多久,或者是多少次的连续射击,如果射出一发炮弹,要间隔很长的时间,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那好办,我们现在就连续发射几颗炮弹试试看,这炮管能不能承受得住。若是炸膛了,就再改进炮管的厚度,这炮管可是纯铜的,除了加厚也没有别的办法了,而且由于陛下的提点,炮管本来就偏厚了。”另一位年轻点的科研人员马上说道。

施老上前仔细的观看了一下,发射过炮弹之后的炮管,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又示意年轻人清理炮膛内的残渣,将火炮复位,准备再次试射的工作。

红夷大炮的射速比较慢,因为发射一次以后,首先要把火炮复位,然后必须用带钩的刷子先把没有燃烧完全的碎布等东西钩出来,再用沾水的毛刷伸进炮膛清洗并熄灭火星,然后用干布包裹的炮杆伸入炮膛去擦干,这才能再填入火药,放入炮弹,有时候还需要塞一些东西固定,最后用烧红的铁钎插入火门点放,这些动作非常烦琐,还不包括修正炮位。

这是那个时期前装火炮的通病,能两分钟一发就不错了。所以红夷大炮的特点是射速偏慢,炮体过于沉重,但射程远,威力大,适用于攻城战和防御战。

红夷大炮是种架退式前装滑膛火炮,每发射一次,都会严重偏离原有射击战位。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需要经历复位、再装填,再次设定方向角和仰角的步骤。

这也是红夷大炮的发射比校慢的主要原因。

红夷大炮在设计上有其明显优点,它的炮管长,管壁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

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可以以此为轴调节仰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比较高。

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00130毫米,重量在1吨以上。

红夷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现今也不例外。

依据当时西方同类型炮数据,大明与后金的宁远之战,所用最早的这一批红夷大炮,有效射程为500米以上,最大射程不到15公里。

之后又经过不断的改进,使有效射程达到1500米,最大射程更是达到了25公里。

红夷大炮铸造精良,威力不凡。相对于中国的传统火器,从红夷炮铸造所遵循的“模数”、施放时的“炮表”化、辅助设施的配备、炮弹的多样化、射程的远近不等、弹丸的重量来看,其威力着实惊人。但它的局限性也不小,如因为过于笨重,没有合适的陆用炮车,导致机动性极差,长于攻城,拙于野战。装填发射的速率不高。且炮体笨重,无法迅速转移阵地,故在野战时,多只能在开战之先就定点轰击,当对方情势发生逆转,则往往无法机动反应。

清理完了炮灰之后,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