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什么都没见过。
“嘶!八幡大菩萨啊!这群血祭的胶人部族,竟然有两门元寇和明国的火筒?还是纯青铜的火筒?这可是真正厉害的兵器…咦!那幽蓝的火焰,燃烧的是什么药粉?闻这味道,倒像是不死之山(富士山)冒烟时一样…嘶!不死之山,不死玄鸟…难道?难道!是了!他们也用的汉文,与明国和朝鲜国不同的汉文!…”
僧兵渡边真澄看着震撼人心的祭祀与改信,心中波涛汹涌,有无数的念头闪过。他想起最古老的《古事记》,还有那些记载各氏族起源的悠久传说,包括龙造寺家传承的传说。
“夏后少康,为避大商兴起,东奔日出之地,是为日本。周太王之子,周文王伯父,为吴太伯。吴太伯为避大商人祭,东来建倭国,是为我等先祖!…啊!天命玄鸟,降而为商。这群信仰巫神、崇拜玄鸟和太阳、又举行血祭、使用汉文的胶人部族,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大商后裔?!…啊!一定是这样!…”
在这个时代,和国起源的传说,还没有被万世一系的神道收束。和国各岛各氏族,都有着偏向于自家的版本,并通常和天朝历史上的皇帝相联系,并且以古老的天朝祖先为豪。比如土佐国的豪族长宗我部氏,就一直自称为秦始皇后裔弓月君的后代,属于日本秦氏之一。九州的岛津氏,也同样自称秦氏。
而在元寇灭宋之前,和国各氏族最推崇的两个版本,一个便是和国起源自夏朝后裔少康氏,是最正统的华夏嫡流。而另一个接受度最广的,则是吴太伯说。即商朝末年,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建国于吴地的吴太伯,同样是倭人的先祖!
在过去的数百年里,和国的遣唐使、遣宋使,在会见唐宋的官员时,都会反复强调,自己是正统的夏周后裔,更是上古贤人之后。无论唐宋的官员信不信,反正和国各氏族是真信的,甚至会编出上溯到夏周的族谱。而对于夏商周上古三代的传说,许多和国的氏族,尤其是九州、四国的氏族,都真当成研究自己的先祖一样,有着不浅的认知。
直到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和国“举国茹素”,认为“中华已失”,元灭明兴,却“浸染胡风”,不再如“唐宋之正”了。这种说法的本质,是和国从塑造了平安时代的唐宋宗主文化中,逐渐催生出了自我独立的萌芽。而随着本土神道教的兴起,无论是“夏后少康说”,还是“商末吴太伯说”,都渐渐从和国的主流文化中淡去,最终彻底消失于德川一统的江户时代…
而这样的发展轨迹,实际上也是汲取华夏养分的和国,不断文化壮大,最终从中华文化的支系中,成长并独立出来的过程。
只是在这个时代,和国文化尚未彻底的从中华中独立出去。十多年前逝去的公家太阁一条兼良,为了推行礼仪,平息和国下克上的乱局,还曾重新强调过“日本为太伯之后,姬氏之国”.
“啊!东海胶人,是大商后裔?!…那胶人的主神,岂不是上古巫帝?…上古巫帝,维齐洛波奇特利?!…”
僧兵渡边真澄满心激动,思绪起伏。按照龙造寺家的传说,他的祖先,也正是起源自大商末年,或许可以和这些胶人攀上族系…然而很快,他就没有心思,去思考这些古老又遥远的神话了。因为,为他举行皈依的主神祭司,遇到了一个略微有些棘手的问题。
“主神见证!你的头发会在火中燃烧,献给主神…咦!你没有头发啊?!”
看着光头的僧兵渡边,面前的主神祭司眨了眨眼睛,想起了主神教法中的规定。他稍一沉吟,就自然地举起僧兵渡边的手腕,和善地笑着说道。
“主神庇佑!既然没有头发…那就献祭一根小指吧!正好更显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