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几年前,朱家当家主母孟氏离世后,三年后,朱大人才续娶了继室,按理来说,本是不必等三年再娶,但孟氏身份特殊,也不能损了颜面,才在三年后,太后为朱大人定了太后母家旁支的一位陈氏姑娘给朱检做续弦。
说来也巧,这姑娘如今也二十多岁了,当初十五岁定亲的时候看了堂姐婚姻不幸,便想着仔细的相看人家,一时没找到合适的,便拖了两年,到十七岁的时候,要议亲了,家中祖父离世,便只能守着三年孝,孝期满了之后,也都二十岁了,家中双亲想着女儿的婚事不能再拖,原本想定了小她三岁的本家表弟,不曾想,家中祖母病中,作为孙辈最大的孩子,自然是要去侍奉,可是不曾想,那祖母没几个月便也去了,陈姑娘又不得不再守三年的孝。
等守完孝,这陈姑娘都二十三岁了,双亲很是为她的婚事着急,后来,朱检朱大人的夫人丧期已满,太后起了为朱大人另娶新妇的念头,挑中了这二十三岁还未嫁出去的陈姑娘,虽说是二十三岁还没嫁出去,但绝对上人品脾性极好的姑娘,完全是被祖父祖母的丧事连累才导致,如今,二十多岁依旧未出阁。
太后看上的就是这陈姑娘有孝心,品质不错,年龄大些的话人也沉稳,适合一家主母的样子。
而这陈家二老又能如何,虽说朱检年纪大些,做的也是继室,可太后亲自来说,她们又岂能不嫁,但这朱检虽说年纪大了些,且妾室也大了些,但这府里长成的只有两个女儿,都已经嫁了出去,一个是当今皇后,一个也是皇宫里的主子,倒是不怕嫁过去与子女无法和睦相处,而朱检的妾室,前头两个姨娘也早年就不能生育,也不得主子宠爱,陶氏的事情又岂有不知的,那两个年轻的姨娘是皇上赏的,就算得宠,估计也生不下孩子,这几人都成不了什么气候,唯有最末的那个姨娘,是个青楼女子,之前还做过朱检的外室,如今也算得宠,好在,虽是继室,但嫁过去的日子也不会太过糟心。
一个良辰吉日,陈氏以正妻之礼被迎入朱府,做了当家主母,婚后,陈氏的日子也算不错,与夫君还算相敬如宾,又是正妻,朱检对她也算宠爱。不曾想,新婚之后都没有孩子,却在第三年怀上了,朱检自然开心,便递了消息给宫里的女儿。太后不管事已久,朱检这才将第一消息递给了皇后娘娘。
宜修知道后,心中对她这个父亲的感情本就复杂,自重生以来,不是没有怨过她的父亲,时间久了,到如今她也已经儿女双全,心中也释然了,父亲他也有他自己的想法,母亲也是,谁也不能左右他人的想法。
是以,消息传来的时候,宜修也是真心为自己的父亲开心;朱柔则就心情更是复杂了,她原本是一介嫡女,有着令人骄傲的家世,可是母亲拎不清,心里只有荣华富贵与至高无上的地位,幼时的她也是乖巧可爱的女孩子,不知什么时候变的贪婪无厌,变的一心只想算计别人,变的那样恶迹斑斑。
每天只想着怎样与她那个庶出的妹妹争,当初进宫一颗心只想着,怎样击败宜修,坐上那至高无上的地位,后来,她才知道,那个位置不是想坐就能坐的,一切都要看皇上的意思,而她听母亲的话做的那些事,早就得了皇上厌弃,而算计皇上,这自然让皇上不能容忍,可惜当时的她并不明白,皇上看在太后和宜修的面子上没有对她赶尽杀绝,当初进宫只给了她贵人的位份,又给了那样极具讽刺意味的封号,当时的她感到十分屈辱,可这么多年过去,她又无不庆幸,自己还有命活着,如今也算是个贵嫔,虽是一宫主位之中最低的,可好歹也算一个主位,还有她那个封号,她知道,是宜修,她才能换了封号,这件事她心里是感想宜修的。
可是从小得来的优越感,让她放不下面子来向宜修求和和道谢,如今父亲有了孩子,就该放弃她这个没用的棋子了吧,也不是,自她当初一意孤行听母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