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玛蒂娜(1 / 2)

重生法国当画家 风市 2011 字 2020-11-16

“托尼,你怎么来了?我明明是昨天才把写给你的信寄出去啊!还有索菲亚、温蒂、格雷,你们快进来!”看到莫奈的到来,玛蒂娜半是开心半是惊讶的问道。

“既然你是昨天才寄出去的信,那我肯定是收不到了。因为十天之前我就已经离开巴黎了。今天能够找到你,是因为一个朋友告诉了我你的的地址!”莫奈解释道。

“不会吧,都到了伦敦还有人认识我?”玛蒂娜不解的问道。

“额,因为她也在巴黎生活过,而且当时你那事”

没等莫奈把话说完,玛蒂娜就苦笑一声道“也对,当时我那事儿闹得满城风雨的,只要在巴黎,几乎就没有人不知道。哎,真是没想到我都躲到了伦敦,居然还是被人给认出来了!不过还好,在伦敦认识我的人并不多,所以过得还算清净!”

“那你现在是结婚了还是?”莫奈又问道。

玛蒂娜摇摇头答道“我这辈子是不太可能结婚了,因为那件事都已经给我留下了心理阴影,现在但凡一遇到感情问题,我就开始怀疑是不是跟我哪辈子的恩怨情仇有关系!”

“你这就有点因噎废食了,你现在年纪还不大,就这么一个人过一辈子,多孤单啊!”莫奈劝道。

“哎,看看能不能遇到让我心动的人吧!”玛蒂娜叹了口气道。

随后玛蒂娜转换了话题“对了,明天在泰特美术馆有米莱斯的画展,你想去看看么?”

说实话,莫奈并不是很喜欢英国的绘画,尤其是在莎士比亚成名之后的英国画坛,可能大家会不理解莎翁一个写戏剧的,跟绘画有什么关系?

但就因为莎翁实在是太知名了,所以他的存在和作品对英国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按照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出圈了!

因为受到莎翁戏剧的影响,所以英国19世纪的绘画常常显得非常戏剧化。在莫奈的美学观念里,绘画可以适当有些戏剧性,有些所谓的“张力”,但过于戏剧化就会变得很浮夸。英国绘画给人的感觉,常常就是戏精附体。不过有张画例外,那就是米莱斯的《水中的奥菲利亚》!

米莱斯的全名是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他与威廉·霍尔曼·亨特、但丁·加百利·罗塞蒂三人共称为拉斐尔前派。

据说他们创建这个画派的目的是与程式化宣战。因为当时的英国画坛,是皇家美术学院在主导艺术思想,这帮人特别提倡拉斐尔所代表的古典主义画风,非常学院派。

其实说实话,莫奈自己就是这种老古董,无论是中西绘画,他都是古典派学院派的拥趸。但他非常欣赏那种真的敢于出来对着干的叛逆之徒,尽管对拉斐尔前派的艺术理论持怀疑态度,觉得他们的画绝大多数无比甜腻,实在喜欢不起来,但是这种叛逆,他依然欣赏,毕竟少年之心嘛,总是值得珍惜的。

当然了并不是他们所有的画,都那么甜腻,比如米莱斯的这幅《水中的奥菲利亚》就非常的成功,甚至2018年gui春夏预告大片,居然也莫名其妙的致敬了这幅画,也不知道品牌方要表达个什么鬼,满身gui,凄美沉塘

因此单单为了这幅画,莫奈也点头答应道“当然要去了,我很喜欢米莱斯的那幅《水中的奥菲利亚》!”

“我一猜你就会喜欢,但说实话我更喜欢jassant的《奥菲利亚》,我觉得笔下的奥菲利亚的眼神更符合剧本里的形象,非常的神经质!”(《水中的奥菲利亚》是那段时期非常经典的一个题材,很多画家都画过。)

在玛蒂娜家里吃了一顿午餐之后,四人便告辞离开了。但在回去的路上,格雷忽然向莫奈问道“托尼,你有没有发觉,玛蒂娜好像有点喜欢你!”

“开什么玩笑?你没听她说,她这辈子都不可能结婚了,一遇到感情问题,就开始怀疑是不是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