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来进行弥补,但并不能解决其根本问题);功能价值和使用价值即具有的制冰技术和对技术的实际运用,其价值在市场中通过市场机制对其的定价为50元天,即在制冰过程中得到的工资;同理,冰厂老板其价值也是由自然价值和功能价值还有使用价值,三方面组成;其自然价值与制冰工人作为人的自然价值相同,其功能价值和使用价值,即具有参与市场分配的能力和其组织实现的过程;其用市场价格来衡量就是其产品中剩余的使用价值,即40元天;
在这里我们要思考一下,其市场对于每种事物的定价是否能很好的反映出事物的真实价值,即事物的价值通过市场映射后产生的价格是否是合理的,随着人类的发展是否有更优的选择,这些就是我们在第四章要讲到的;
在此我们可以先简单的分析一下,我们以前讲到过自然系统,我说过人类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自然系统,创建了自己的系统,那么我们想一下这个系统是怎么运作的呢,如果我们脱离了一个“低级模式”进入一个“市场模式”,这其实是一种进步,但有没有想过,这个“模式”运行是怎么样来完成的,这个“模式”的核心力量是什么,通过我们以前的分析,从经济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其核心是“价值的认同”,也就是说,“市场模式”能够创建一种资源的分配方式,并且得到认同,关键是这种分配方式是否能保持其先进性,换句话说就是这种方式能不能保证其事物的价值得到最有效的反映,如果不能做到这点,其整个体系的运行成本就会难以把握,各种危机,停滞乃至体系部分崩溃等现象就不会停止,在其一定时间节点就会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在其第四章资源的分配中会详细讲到,在此提及是因为我们通过上面人与人生产关系的描述中是可见端倪的,愿意独立思考的朋友,可以尝试着去勾画这个问题的答案,到第四章时我们来一起做个验证;
第二节人于物的关系
人与物的关系,是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即人构建的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关系,他们之间是有因果的,也就是说在其逻辑上是存在先后顺序的,自然系统是我们人类自身构建系统的基础,这从对价值的属性分析中也可以得到侧面的论证,我们这里要做的是从价值的本源出发论证其与其系统之间的关系,我们都知道了,价值是由自然价值,功能价值和使用价值三部分组成;功能价值可以由自然价值的转换与其对应的使用价值的累加计算得出,所以按此拆分最终可以表述为,自然价值+……自然价值与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的累加,也就是说可以用其自然价值与使用价值两部分来表示,只是这些自然价值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其自身的自然价值,一部分为其过程中蕴含着的其他事物的自然价值即功能价值延伸出来的自然价值;同样使用价值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其自身的使用价值另一部分为其蕴含的其他事物的使用价值;所以,最终我可以通过对其在自然系统中与人类系统中的权值来进行准确的描述;这里我们说的权值是指一个事物保持其所在系统的状态的能力大小;当系统状态发生改变时其事物权值的大小也会相应的改变,因此其权值也是一个变值;但由于不管是自然系统还是我们人类自身构建的系统都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在短时间内其事物的权值可以看做是一个常量;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权值的计算问题,对于事物的自然价值其权值取决于在其所在的自然系统内的权值;事物的使用价值其权值,在于其事物所在的人类系统内其权值的大小,这里我们要承认这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事情,而且还涉及到科技的发展水平,这些都不是在本书内能完成的,但要知道科学最重要的意义不是对已知事物的确认而是对未知事物的指导;事物真实的定义也不是以目前能做到的标准来衡量;而且这个工作的完成并不会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遥远,尤其是在我们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