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00 那希望的光(五)(1 / 8)

10号晚间时候

“夸父”计划的数据模拟阶段进入最关键时刻。

勇士们乘坐的“夸父3号”星际探索舰正在飞越水星,下一步就是前往此次星际探索的目的地“太阳”。

“太阳”,这颗无时不刻都在向宇宙空间释放着光和热的恒星,它的体积差不多是地球的130万倍!

130万倍是怎样一个概念?这就像你把一粒米丢进了浴缸。

而“夸父3号”星际探索舰在这颗点燃了人类文明的恒星面前就更像一粒米与太平洋。浩瀚已经不足以形容那种震撼,事实上,当极致的大与个体的渺小之间产生出现实的比找差距的时候,认知就会开始简化这一过程,或者说……让人的感知暂时消失,以弥补那种因过大悬殊产生的认知压力。

心理学上把这种非主观意识行为称之为“合理化自救”,或者说“简化认知”。

大概就是描述人会在极端情形下让自己处在一个更为安全的状态吧。现在探索舰内的宇航员们就处在这种状态里,他们当然不会因为感知到自己的渺小而害怕,因为他们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

前期的模拟很成功,今天是最终顺序阶段,也是第一次尝试从地球出发途径金星中转,然后再直掠水星轨道进入最终探索阶段。

模拟舱出于完全封闭的失重状态,舱内的七名宇航员全神贯注的完成各自的每一步操作。也许有人会说,这都2150年了,技术进步这么大了,怎么宇航船内还需要这么多人为操作步骤呢?

事实上,无论是在太空,还是在地面。

可靠永远都是排在技术之前的。

就像俄罗斯人在2040年发射了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前往火星的时候,他们的主动力火箭引擎依然是前苏联与美国冷战时期的技术。

这不代表落后,而说明了越是成熟的,就越是可靠,而越是可靠的,往往才是最经得住变量不断涌现扩张的星际航行的。

从机械手动操作杆到一体化的驾驶舱,还有各种各样的按键。

凡事能由人经手的,在长期模拟训练过程中一般都不会交给机器代劳,因为机器完全可以在另外一个更为极端的恶劣环境里“自娱自乐”。

模拟训练进行到一半,双抽插兜,一身便装的范云池走了进来。

屋子里都是他的团队成员,这些人里多半又都是他的学生,所以不会有人因为范云池的随意而多说一句废话。

看着模拟仓反馈的数据图像,他们接下来要进入“维斯马特外环”,也就是距离太阳190万千米的特定标线区域。

该标线区域由星瀚国籍航空航天中心首批探险者确定会标记,进入这一区域就意味着即将与“太阳消失”背后的真相接触。

根据星瀚国际方面的记录报告,第一批探险者乘坐星瀚国际制造的“掠日者7号”于2147年3月1号掠过“维斯马特外环”进入“黑障区域”。

该区域经观察被确定为一片无法被任何电磁波穿过的迷失区域。因而“掠日者7号”进入该区域没多久就彻底失去了踪影,至今下落不明。

而2147年年初的时候,第二批探险者已经乘坐“掠日者9号”启程,并刚刚经过水星环日轨道。

因此最终失踪的探索舰有两艘,失踪人员多达二十七名。

这些都是星瀚国际航空航天中心的精粹所在……

范云池带领团队来到天业19号避难所的时候是2146年7月,这座避难所刚刚完成“夸父2号”的组装。

可“夸父”计划还没有执行就被紧急叫停,具体原因不明。

现在正在进行的“夸父3号”测试并不是以“夸父2号”为蓝本,而是一个彻底的重启计划,只是名字略有传承罢了。

范云池看了一会就走到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