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79 特别篇 转折点(2 / 4)

,本来是作为俄罗斯人的军事杀手锏的,可现在,俄罗斯人把这项技术拿出来用于在地下炸出避难设施所需要的深坑!

当然除了两项核心技术,新美联和俄罗斯还了许多攸关生死的生物学和医疗技术,包含“人口炸弹”和“人体冬眠”等……

经历了日本沉没的新东京正兴政府则拿出了最拿手的“粮食”栽培技术,这项技术原本并不被世界看好,毕竟在2100年,世界粮食数据就表明全人类都已经成功的摆脱了饥饿和粮食困乏问题。但“太阳消失”以后,失去了地表粮食种植,人类注定还是要面对粮食短缺问题的。

而新东京正兴政府拿出的“海粮”栽培技术却可以确保进入避难所的每个人都有饭吃,同时新东京正兴政府也会向全世界所有避难所专业的技术人员支持。

欧洲新联合共同体也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

沉寂了一个多世纪的南非也没有落后……总之,当数据库里涌入来自全世界的智慧时,作为

“烽火”议会的主持者的商君骁不禁感叹“如果咱们早些年能像这样该多好啊……”

去壁垒,铸高墙!建立统一的联合应对机制是“烽火”议会的第一个议题。

中国、俄罗斯、新美联、欧洲新联合共同体纷纷表态,表示会在灾难应对方面拿出100的诚意,也希望全人类携手共同面对灾难。

有大国出面,参会的小国家代表们也纷纷表态,最终原本以为会耗时很长的第一个议题竟然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全票通过结束了。

第二个议题,避难所建立。

这个议题专业性很强,必须要有严谨的数据、以及专业的团队构建才能给出一个完美的答复。

所以会场内的政客们很自觉的离席,大批的专家学者进入会场,全球同步的线上会议也被接入会场。

这个议题耗时三天三夜,七十二小时里,没有一个人说要休息,说要睡觉。很多时候,为了一个分歧吵起来的时候,可能嘴里还嚼着饭菜,确实不体面,却让商君骁等一批“烽火”议会核心成员心潮澎湃。

七十二时后,初级阶段的报告出来了。

全球将根据各国人口、区域经济现状等因素建造共计二十万座避难所,每座避难所的基础容纳量为两百万人口,同时避难所必须按照基准规格建造,也就是避难所里必须有独立的可控核聚变能源供给设施和独立的生态循环设施。

但半年的时间,还是太短暂了。

报告是基于现有各国的数据合理运算得出的精确数字,不代表最终结果。

同时,初级灾难应对报告还提出了环太平洋核电系统、大西洋补给线和南北极轨道应急系统三个附属方案。

环太平洋核电系统顾名思义是在太平洋上建成额外的核电供给系统,它们将在避难所外部为环太平洋周边的国家包括能源补给和粮食供给等多重保障功能。按照初阶段计划,中国、俄罗斯、澳洲、新泽兰联政体将负责西太平洋一千九百七十一座可控核聚变发电机组的建设,而新美联和美洲自由政体则负责东太平洋六百五十二座可控核聚变发电机组的建设。

大西洋补给线的功能与环太平洋核电系统的功能类似,不过更注重集中避难效应,按照大西洋两侧的避难所建立位置来看,这条补给线建成后将会把全线三万六千座地下避难所连成一体,从而互相呼应,共渡难关。

南北极轨道应急系统则是最后一项附属方案,也是唯一的备选方案,不过确是事关人类能否绝地反击的关键建设项目。

按照设计者的初衷,南北极轨道应急系统是考虑“太阳消失”可能会持续超过三年以上的备用方案,这条应急轨道将成为人类未来向太空转移保留火种的最终之路。因此也是所有附属方案中最具有悲情气息的建设方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