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游牧民族而言,“强者为尊”是不变之理,由于没有形成稳定的政治制度,加之部族众多,隔阂甚重,游牧民族的“下克上”传统一直非常盛行,首领之子若是才能不够,也难以号令群雄。
匈奴这种传承悠久的民族尚还不至于此,鲜卑、乌桓等部族则是把“弱肉强食”展现的淋漓尽致。
丘力居能总掌幽州乌桓,与他强大的手腕分不开,也是因为三王部拥有对其他部族压倒性的优势。蹋顿作为丘力居从子,总摄三王部多年,骁勇善战,武艺绝伦,素来被三王部所敬重。丘力居之子楼班年幼,蹋顿代立为三郡乌桓单于,正常来说在大多数乌桓人眼中并无问题。
然而外部环境的恶劣却影响到了乌桓内部的稳定。自从幽州易帜后,公孙瓒与刘表至少在明面上保持了相安无事的状态,或许是顾及到刘备的态度,刘表对公孙瓒颇多忍让。
公孙瓒也不好再寻刘表晦气,便整日里盯着三郡乌桓,琢磨着怎么干上一票。
被这样一头饿虎紧盯,乌桓的日子也不好过,民怨沸腾,多有怨怼丘力居之言。蹋顿素来自恃武勇,不愿低头,与公孙瓒之间的矛盾越发加深,幽州的局势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这也是刘备为难之处,若是幽州一朝民变,朝廷又陷入中原战场,届时将要面对两面夹击的危险。
然而荀彧却叹道“大王或许是受李明远影响太深,对于这些异族,未免太过强势,此大不妥啊。”
刘备一怔“此话怎讲?”
“根据情报来看,蹋顿确实是不安分之人,但要想煽动三王部乌桓,进而煽动大大小小的乌桓部族也绝非易事。说到底,如今的局面蓟侯责任非小。幽州偏僻,中原繁华;幽州远在数千里外,中原则是近在咫尺。焉有舍近求远之理?
当务之急,还是要对乌桓多加安抚分化,切不可再激化矛盾。”
刘备闻言,沉吟道“夷狄畏威而不怀德,此时示弱,恐怕会得寸进尺,何以安抚?”
“示之以威,抚之以德。可密令蓟侯与刘幽州对侵扰边境的东部鲜卑施以打击,自可震慑群夷。大王再请大司马北上安抚,幽州之事便可暂缓。
待到南定袁绍、刘焉,击破曹操,寰宇归一,夷狄畏威而不怀德,自然敬慕圣朝,俯首乞降。”
刘备略有些讶异“文若的消息倒是很灵通啊。”
看似不在同一频道的对话,但荀彧很清楚刘备的意思。鲜卑和乌桓不同,哪怕是散乱的东部鲜卑,其力量也非同小可,尤其是还需要担心中部鲜卑的介入,自然不能轻动。
而荀彧提出这一建议,却是因为中部鲜卑出了大问题,此时打击东部鲜卑再无阻力。
“臣也收到了公达的急信,步度根和蹇曼的使者恐怕不日便到雒阳了。”
鲜卑最伟大的领袖无疑是檀石槐,是他整合各部,一手打造了东西万里的鲜卑大帝国。然而游牧民族素来尊奉强者,檀石槐之子和连并没有他父亲那般英明神武,鲜卑在他手上已经开始了分裂。
而和连在攻掠北地郡时被射杀,这更是加重了鲜卑的内部动乱。其子蹇曼年幼,兄长之子魁头代立,看似与如今的乌桓一般无二。但魁头在鲜卑部族中的威望严重不足,难以服众,鲜卑大帝国也分裂成了多个部族,陷入混乱。
纵然单于直属的中部鲜卑依然有着极强的势力,其内部支持蹇曼的部族仍然是魁头的心腹大患。
随着蹇曼年岁渐长,魁头与蹇曼的冲突也越发加剧,就在今年,蹇曼与支持他的部族激烈指责魁头放纵其弟步度根南下惊扰汉朝,陷鲜卑于险地。
中部鲜卑陷入动乱之中,由于并州南匈奴各部已经归顺汉廷,汉朝在并州势力大增,为了获取汉朝的支持,或者至少保证汉朝不插手鲜卑内务,蹇曼与步度根都准备派人来雒阳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