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耕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时光中,勤劳的百姓们总结出了无数的耕作经验,但这些经验却由于农民话语权的缺失,而大多流失在茫茫历史长河之中。
从其中留存下来的一些精髓,如节气、时令,以及一些谚语,便能看出先民们确实是在不断的总结经验。
历代王朝,虽常称以农为本,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从来是被压迫的最惨的一批人,他们所总结出的经验,也不被主流士大夫所接受,只能在小范围进行传播。
李澈明白实践出真知,他不会像普通士人一样蔑视农民的成果,此前他便重金悬赏寻找知农事的老农,由于对官府的天然畏惧,最终只有四名老农应征。
他们的经验并没有太多高深之处,也没有什么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只是在这个讯息闭塞的年代,能让许多“随缘”耕田者稳定下来。
东汉末年的气候异常在史书中能体现出来,虽然不像一些极端环境“历史学家”的说法,汉亡于气候。但气候变冷对农业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如果不能顺应天时的改变耕种方法、时间,那显然会影响农业产量。
对于如今家底薄的刘备势力来说,每一点收获都弥足珍贵。
听完李澈的想法,刘备叹服的点点头“王者以民人为天,民人以食为天,人人皆以其为至理,却无一人如明远一般,真真正正的去关心民众的吃食。
农为国家之本,不该停留在经传中,而是要身体力行。”
李澈摇头道“相君此言差异,并非仅澈一人关注民生,此前在赵府抄家,倒是抄出一册书籍,澈正在让有经验的老农勘验,若能行之有效,则其作者堪称神农再世啊。”
“哦?不知是何等经典,能让明远如此推崇?”
“《氾胜之》十八篇,相君可有听过?”
刘备一怔,他确实没有听过这本书,但荀攸却眼睛一亮,笑道“可是前汉成帝时议郎氾胜之所著?”
“公达兄有所耳闻?”
荀攸颔首道“不错,氾胜之的名声虽然没有传遍天下,但在我等家族中还是有不少人知道的。三辅之地种麦便是他首倡,其农书也被各大世家典藏,但毕竟不是经典,故而很少有人修习。
攸所好颇广,也曾经拜读一二,其中种种由于攸不擅田事,难以辨明真假,但仅一句‘谷帛实天下之命’,攸便敬其真知灼见,看明远的意思,这《氾胜之》十八篇真的有效?”
汉朝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事实上诸子百家仍多有修习,只是主流以儒家五经为至高经典,正统的读书人总得治其中之一,也就是认真揣摩每一个字,结合辅翼经书的“传”来进行理解,做出自己的解答。
所谓“微言大义”便是如此,汉朝人认为这五经之中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意,蕴含着世间真理,非得要皓首穷经才能品读。
但既然有正统读书人,那自然有非正统的,事实上如诸葛亮、荀攸这些旷世奇才,他们生平便不治经典,而是诸子百家无一不读,取其能用者为之。
荀攸便是抱着这种想法去翻阅了《氾胜之》十八篇,只是其对农事确实不大有兴趣,故而没有深究。
刘备叹道“能首倡三辅种麦成功,足可见此人确实精擅农事,不想赵氏竟有如此藏书,惜乎其不能用。”
李澈颔首道“目前来看,这《氾胜之》十八篇中不少记载都符合老农的经验,至于一些特别的方法,还有待今年实验。是以澈并没有全面推广开来,毕竟农为国本,若不先进行试点种植,一旦大范围出错,那影响太大了。”
“《易》曰君子以作事谋始,明远审慎而行、事细而明,处事谋定万全,已然政务通透,让备刮目相看啊。”
两个月前刚上任时,李澈处事手法还很青涩稚嫩,经常搞得自己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