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栀的老爸因为钱不够不符合单位福利房的购买要求,蓝栀刚来市里(市)时,蓝栀家住在郊外的新建平房里,蓝栀的妈妈还在离家4、5个小时的镇上医院,那年她8岁。
蓝栀的爷爷奶奶来市里照顾她,彼时爷爷奶奶已经70多岁,蓝栀的老爸还时不时加班有时候就不回来了。家庭作业做完学校还要求家长签字,爷爷一生务农,虽会写自己的名字,然而是大写占3行的大字。蓝栀还特别认真也没想到别的办法,只能半夜偷偷哭起床给爸爸打电话。
家里经济拮据,奶奶靠攒盒子捡瓶子卖废品给她零花钱。学校旁边的土豆片2毛钱一小袋,是蓝栀最爱吃的,一到下课,各个年级的同学挤在小吃店里,每个人买2毛钱的麻辣土豆片,然后大快朵颐。可惜后来学校说不卫生取缔了这个小吃店,成为蓝栀永远的遗憾。
母爱的缺失是蓝栀最痛苦的回忆,每当放学看到别的同学都有妈妈来接,羡慕、渴望、苦涩等情绪交杂着。
那时的蓝栀新到一个地方人生地不熟,年龄小不适应。家里贫困交加,亲情陪伴缺失,课外兴趣班无扎实的基础。那时的上官皓家境优越、生活幸福美满,见识广、为人老练。上官皓对她来说就像白月光一样遥不可及、明亮而耀眼。
记得有一次,蓝栀送蓝天去上钢琴课,偶遇了正上完课下学回家的上官皓。一声“好巧”透着蓝栀些微的激动和羞涩。配合着宽敞的钢琴教室以及墙上的“学琴的孩子更聪明”几个大字,蓝栀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自己就像是只丑小鸭,跟上官皓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蓝栀的电子琴是在镇上爸妈为了弥补她没上完幼儿园的缺憾给她报的暑假班,授课老师是镇幼儿园的老师,虽偏僻但老师水平挺高,蓝栀记得老师能根据音乐作曲写谱子。断断续续学了1个多假期,费用也不高。转学来市后高昂的钢琴课蓝栀老爸负担不起就停了,给她报了英语培训班和武术班(相比钢琴课费用不高一年只有几百)。英语班确实很有成效,短短时间蓝栀英语就赶上来了,成绩也算优异。武术班用蓝栀老爸的话说就是“我只有你这一个女儿,练出来保护自己也是好的,爸爸不希望你以后长大受人欺负。”然而终究是天赋使然,蓝栀练了一身的“花拳绣腿”回来了,上了初中就搁置了。
蓝栀渴望像上官皓一样继续在艺术领域学习弹钢琴,但家庭条件不允许,她也就默默地埋在心里,不想给爸妈增添烦恼。
奇怪的是,蓝栀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见过上官皓弹琴,大概是他不愿意表现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