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邑以东一百五十里,便是季氏经营百年余的费邑,其北有一道十三里长的山丘,林木茂盛。城墙依山而建,因而极为高峻,城东紧靠温凉河,同样是易守难攻。加之其远离曲阜,季氏早已将城墙修葺至都城一般高大,很难相信在这个年代能够只凭正面强攻破城而入。
话说回来,倘若是费邑如同卞邑一般城卑池浅,南蒯大概也不敢公然与季意如反目。不过说来可笑,早先季氏为自己准备的后路,如今倒似乎成了要遏止季意如的绝路。
时值午后,城池西面那座被大火焚为灰烬的大营已经被打扫干净,那些未能逃出大营的夷人们被烧得只剩焦枯的尸体,强闯辕门的夷人也无一不是被迎面而来的箭矢射成刺猬。那日夜里得意忘形,想要再袭军营的莒向如今也早就身首异处,恐怕会多为后人讥笑。
冬日里的阳光过于温和,暴露在凛凛寒风中的巡城守卫难以感到多少暖意,而城头那颗血淋淋的头颅,更是让这群新兵不敢直视,颇生惧意。
“南蒯下令封锁了城门。”老祁站在高台上凭栏西望,呼啸的冷风吹拂着他斑白的胡须。
“难道是宗主率兵而来了。”虑癸放下酒樽,起身快步走到老祁身旁。
老祁摇头苦笑:“不,恐怕是南蒯意图谨守不出,拖延时日。”
“费邑城池如此高大,如若强攻恐怕会经久不下,加之鲁东粮食又都被南蒯截获,再这么拖下去,我担心宗主到时候连军粮都难以凑齐。”
“今冬必有一战,只是不知会在何时,眼下你我二人一举一动都被监视,想要再有所举动,也是不可为,还是静观其变吧。”
与此同时,城南一处不起眼的庭院中。
昏暗的书房内,几盏油灯左右摇摆。忽明忽暗的黄光照在围拢在书案周围的三人的脸上。
“烁儿、澈儿,可都安排妥当?”老人危坐案后,苍老的嗓音低沉沙哑。
说话之人名叫孟瑗,而侍立案前的正是他的两个儿子,嫡子孟烁,身形微胖,庶子孟澈,身形修长。
“都已妥当,连月来南蒯几番征兵,我们的人都已混入其中。”孟烁拱手回道。
“东西两座武库的守卫也已买通。”待兄长讲完,孟澈接着说道。
“嗯。”孟瑗微微颔首,又道,“卖布的怎么说。”
这费邑城中孟氏卖缟,曾氏卖布,两家本来并无过节,奈何卖面的见不得卖石灰的,同行之间哪能没有冲突,积年累月,两家势同水火。不过眼下南蒯谋反,恩公被囚,如此危急存亡之秋,两家也顾不得面上的矛盾,“互相勾结”起来。
“曾氏也已准备妥当,只等着开战了。”孟烁闻言,正色回道。
“好。如今南蒯已经封闭城门,国人惶恐不安,我们便渐次关闭商铺。此外也不要再去造访他家,多购粮食,闭门不出。”孟瑗浑浊的眼睛里却分明是一片清明。
事实上不只是孟曾两家在秘密谋划,城中大部分贵族或富商都有各自的盘算,值此变局,有识之士都明白唯有支持季氏才是正确的选择。季孙对南氏有知遇之恩,更是将自己的根本交由南氏打理,如今南蒯叛主,天下诸国没有能容得下他的。
“邑宰,有些蹊跷……”叔仲小上前将手中竹简掷于案上。
“我知道,那些商贾、贵族们一个比一精明,那会这么容易松口。”南蒯也搁下公文淡然回到。
“我意这些人乃是明面顺从,实则意图不轨,各有谋划,甚至于已然串通一气……”叔仲小捋捋胡须,眼神中闪出一丝精光。
“即便如此我又有什么办法呢,一旦激怒他们,我又该如何立足。”闻言南蒯起身来回踱步,叹道。
“邑宰已有八千之众,这些国人的父母都曾受到过令尊的恩惠,岂会不为您效死呢?费邑城池犹固、您的士卒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