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升级换地图(1 / 2)

重生光影年代 大秦兵 1141 字 4个月前

苏长青一本正经频繁拜会一系列与电影节相关的官方人士,显然有想法,看上去有某种鸿鹄之志。然而谁也没听他踌躇满志地预告什么,几乎没有任何酝酿,突然就突破了著名导演、民营企业家的格局准备飞升,有点令人意外。这当然也是重生优势,对于一件事的是非对错凭经验就能判断,用不着花时间做一套准备动作。所以这种情况下思想格局是最重要的,有些事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件事能预知结果,基本就是飞升,否则就有可能是渡劫,苏长青要做的事其实结果难料,但他认为肯定是飞升,不仅仅对他而言如此,对中国电影界也是。虽然距离重生之日还有十一年,可许多事已经不能抄了,就如同电影开始原创,他要做的事如果是开创性质的,那也得凭见识凭真本事实打实地做了。无论如何苏长青突然升级换地图都有积极意义,对身边的人将产生更强的凝聚力,不然大家真以为他也和影视界许多暴发户一样,一旦成名就开始恰烂钱玩女人不思进取了。这段时间甚至已经有同行得出结论“苏导年纪轻轻就成就世界影坛第一个大满贯,恐怕不是好事,年少成名容易得意忘形。”“其实国内舆论一直都替他包着,你们不知道这家伙在国外有多放浪,连人家米国发言人都敢玩,或许接下去的某一天,咱们又要伤仲永了。”东方宁华的确帮苏长青消除了不少负面舆论,然而架不住现在中外文化交流越来越多,最终还是没办法完全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尤其是同行的。对于苏长青的战略调整,连西门雄都察觉了“主公这两天闻鸡起舞,把戛纳的衙门踩了一个遍,要搞什么大动作”李奥“可能要揭棺揭竿而起,对不起,嘴瓢了。”苏长青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多与三大电影节的主办方交流,拜会有关部门搞搞社交关系。阿佳妮告诉他“法国人也很喜欢公关,想要合作至少得先认识他们。”社交一直是苏长青的弱项,他并不是很喜欢与人打交道,现在必须得逼着自己改变并提升了。至于合作,苏长青想为中国电影事业作出点标志性得贡献,打算创办北京电影节。在他重生的前几年,北京办了个国际电影节,但那是十几年后的事情,届时二十一世纪都进入第二个十年了,办得实在是有点晚,也不太成功。中国电影业进入二十一世纪高速发展期后,先后搞了不少电影节,除了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还有珠海电影节和长春电影节,合称中国四大电影节。不过珠海电影节办了两届就停了,而长春电影节没办得毫无影响力。到目前为止,两岸三地最权威的且最专业的电影节已有四个,分别是台湾电影金马奖,香港金像奖,金鸡百花奖,上海国际电影节。苏长青准备发起创办北京国际电影节,而且得尽快搞起来。上海电影节办得就比较晚,但毕竟办起来了,而且越来越好,已经搞了好几届了。苏长青看了今年关于他们的一个采访,从下一届开始改为一年一办,目标是与东京、印度一起跻身亚洲三大电影节之列。一年一办了,说明影响力有了,来的人多起来了。然而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居然晚了近二十年才开始弄这个事,实在不太应该,没有与国内市场的高速发展期同步,错失许多良机,连国际a类都达不到。苏长青的飞机在戛纳落地和韩厂长通过电话,说了自己的考虑“北京应该尽早创办自己的电影节,国内市场这么大,两个以上电影交易市场才能形成良性竞争。”台湾电影金马奖,香港金像奖,金鸡百花奖都是颁奖为主,不具备电影交易市场性质,电影节得办得像欧洲三大电影节那样颁奖和市场并行才有意义。米国的影视市场规模世界最大,不过他们的颁奖和市场基本是分开的,颁奖有奥斯卡、金球、艾美等等,市场有迈阿密国际电影节、芝加哥国际电影节、纽约国际电影节、旧金山国际电影节四大电影节。大陆市场二十年后超过米国,搞两个专业的电影节不过分。想把一个电影节搞出名堂需要时间,上海前后花了差不多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