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都是在北影厂做的,便宜又方便。
伪纪录片的色彩要求没那么高,也没条件像大牌导演那样送去岛国或者香港冲洗,再说也没见好在哪了。
进入乐团配乐阶段后,几乎天天和窦惟混在一起,他问过苏长青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为什么我国的电影放映结束时都会推出一个大大的完字,有必要吗?”
“你说的这个还真没人认真研究过,大家都这么干,好像是向小鬼子学的,几十年来一直就这样。”
“可能你们导演都觉得观众傻逼吧,看不懂电影已经特么完蛋了。”
六月十八日星期五,《模特队》制作完成,前后花了三个多月,牛皮彻底吹爆。
窦惟的音乐很棒,为影片增色不少,兴之所至又写了首歌《微光》,送给苏长青作为主题曲。
这首歌让王非唱的,因为涉及香港方面的合约,电影里不能出现她的名字。
于是苏长青在电影里又加了个化妆师角色,请周讯演的,刘倍搭戏,虽然只有四句台词,也算投桃报李。
成片苏长青很满意,这么多演技一流的好演员助力,好音乐好歌手,都快成国产电影顶配了,预感能成。
六月二十日,早就办好了签证的刘倍,一行八人带着影片去了意大利。
她说真去评奖的就两人,还有六个是自费跟着去玩的朋友,走红毯也能充场面,显得人多势众。
反正老外也分不清谁是谁,也未必在乎。
苏长青拒绝了参加电影节,除非获奖,否则这部片子发行工作没他什么事了。
虽然是票房分账,但能卖多少基本没招介入,现在还不流行到处去推片子,没有网络支持许多花样都搞不起来。
六月二十五日,《公主的决断》也杀青了,进入后期制作。
工作会上丁嘉洛提出个问题,欧洲上映的版本用什么语言,要不要配个法语版?
苏长青的意见是不要,东方的故事说东方语言很正常,皇后公主说法语会有殖民地的错觉,而且少了许多神秘感,配个字幕就好了。
当时引进的电影全都译制配音,等于二次创作,十几年后译制厂基本处于倒闭状态,这种方式被观众拒绝了。
丁嘉洛说要与法方商量后决定,苏长青没再说什么。
会后他约胡笳一起吃晚饭“两部片子都结束了,我想坐下来好好和你聊聊。”
胡笳说没空,而且还说“两部片子结束我的任务就完成了,接下去也不打算继续做电影了,还是老老实实回到舞台上去。”
做电影难道是不老实了吗?
苏长青有些意外“为什么,如果哪部电影成功了呢?这么好的开端为什么戛然而止?”
胡笳淡淡看着苏长青,片刻后说“没兴趣了,不知道为了什么拍电影。”
她是苏长青数次力邀才加入《公主的决断》的,之后二话不说又参加了《模特队》,似乎都是看在他的面子上。
苏长青当然知道胡笳的变化与自己有关,可又想不明白为什么,她又不愿意聊,能怎么办呢?
直接问?
她一定矢口否认。
他有些怀念有手机的时代,误解要比现在少许多。
“真没空一起吃个饭?”
“没空。”
苏长青也不能死皮赖脸,只好放弃了努力“那好吧,你保重,我接下去会离开北京一段时间。”
他的确打算离开一段时间,电影即将推出,“京歌”得开始布局了,北上广以及刚刚上台阶的深圳都不能落下。
苏长青手上还有二十多万,勉强能做点事,但也做不了大事,一鼓作气不成很容易全面溃败。
他倒是无所谓,反正有大把时光,大不了从头再来。
现在轮到胡笳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