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2 / 3)

讨论一下。”其实他和韩嘉莹的进度也没落下多少,差不多完成了80左右。

“好呀。”陈婉清点点头,继续测试。

之后,学姐连续测试了三片C1的器件,效率均在0.60.9之间浮动,她便让出了手套箱。

许秋无缝衔接上,花费一些时间,测完了他剩下的五片器件,效率在3.44.1之间浮动。

这个结果,倒是比模拟实验室II中得到的结果波动幅度大了一些。

究其原因,这种探索性质的实验,许秋并没有做重复性实验,每种条件只有一片器件,波动性自然会很大。

回到办公桌,陈婉清得知了许秋的器件的结果,随意提了一句:“4的效率,3DPDI体系,应该可以发二区了吧,我记得上次那篇JACS的审稿也才4。”

“再试着改进改进吧,现在直接发二区太浪费了。”

“也是,你的基础这么高,可以再往上冲一冲的。”

闲聊了几句,陈婉清打开了综述的WORD文档,两人坐在一起开始讨论。

学姐总体的行文思路并没有跑偏,所以许秋直接把她的那一部分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中待用,之后等他和学妹两人负责的部分完成后,再整体润色一遍。

此前,他们三人对综述第二部分进行了分工,现在学姐提前完成了她的部分,许秋就让她先进行第三部分的撰写。

第三部分同样有三个小的主题,分别为“光吸收性能”、“电荷输运”以及“薄膜显微形貌”,当时写综述计划书的时候,学妹还没有参与进来,那时候许秋的负责“光吸收性能”,学姐负责后两者。

现在多了一人,刚好可以每人负责一个主题。

许秋连线了还在张疆的韩嘉莹,三人讨论了一番。

最终决定他还是负责“光吸收性能”,学姐负责“电荷输运”,学妹负责“薄膜显微形貌”。

讨论过后,许秋又去了趟魏老师办公室,汇报结果。

犹记得他当初刚来课题组的时候,到218办公室还是比较拘谨的。

一晃大半年过去了,现在去找魏老师,就和串门似的。

见到是许秋,魏兴思换上了一副笑脸,“如何?”

许秋向前走了两步,来到魏老师的办公桌前,两人面对面,“3DPDI的器件,效率最高4.1。”

“不错,想办法再做高一些,”魏兴思点点头,“用的是深城那家公司的小样是吧,材料你联系他们买了吗?”

“买了200毫克P3TEA,这周内应该能到货。”许秋想了想,没说价格,毕竟还是有点小贵的。

“行,之后有什么实验计划吗?”魏兴思随口问道。

“主体思路就是进一步优化3DPDI的分子结构,”许秋斟酌了一下道:“我想到的方法暂时有稠环化,湾位修饰,N位侧链工程,引入杂原子。”

“好,就先按你的想法做着,”魏兴思也没问具体的实验步骤,突然语重心长道:“但也不要一直紧绷着弦做实验,要懂得劳逸结合,比如做实验的空隙,也可以写综述放松放松嘛,现在综述写的怎么样了?”

‘怎么感觉我们理解的劳逸结合有些不一样呢?’许秋内心吐槽了一句,嘴上应付着,“现在在写综述第二部分,差不多完成了八成左右。”

“有进展就行,”魏兴思点点头,又想起了什么事,“对了,你明天在邯丹吗?”

“明天有什么事吗?”许秋明知故问,他明天的计划是在邯丹做一些关于3DPDI分子的基础表征,比如光吸收、能级测试之类的,不过看这个样子,魏老师大概要给他安排什么工作,还是先问清楚为好,实在不行,可以跑去张疆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