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坤江舰队(2 / 2)

木料不缺,但是能够拿来造船的木料要经过三年的阴干,这是罗兰芳短时间没办法变出来的。

草草了解之后,孙传武在据点附近召集了所有可用船只和船员,看一看他们到底磨合成什么样了。

虽说和后世的万吨巨轮比差的太远了,但是十五艘风帆战船分列在水面上,这个感觉还是很震撼的。

但是一开动之后这问题都冒出来了。

看不懂旗令,各方面不会配合作战,对于改造之后的战船也明显的不够熟系。

不过能有这样的水平孙传武也满足了,这些都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够学会的,慢慢来就是了。

最起码船员在汹涌的水面上依然能够稳立船头。

尤其是水性都还不错,没有出现什么海军掉到水里不会游泳淹死的笑话。

考虑到水上作战,现如今还不是炮弹对轰的时代,依旧不能摆脱跳帮作战。

罗兰芳还特别根据后世的海军手枪制造了一个模型进行量产,用来装备海军。

这是一把燧发枪,大概在1750年的法国就诞生了,至于有没有传到南洋地区来罗兰芳就不清楚了。

这种大小的燧发枪除了欧洲民间会用来当作旅行手枪、决斗用枪以外,大多为海军军官和骑兵使用,而海军装备的尤其多。

船舰上的甲板散布着各种遮挡物,海军士兵们是靠着这种手枪借助地形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的。

这种燧发枪少见的包有一个用来制作铅弹的钳形模具。模型夹长114厘米,把手位置宽63厘米,整个模具大概重150克。

模具前端闭合的地方为容纳球形铅弹的空间,上有一圆孔是倒入铅液的地方。模具厚17毫米,手枪口径不超过16毫米(弹丸直径小于枪管口径,否则将很难塞进去,因为黑火药点燃后会产生很多残渣)。

为啥这把手枪要配制弹模具呢?

其实不光是这把手枪要配制弹模具,其他所有的燧发枪都会配备一个自己的制弹模具。

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标准化生产一说,哪怕是同一个匠人同一种型号的枪,其口径都有差别,毕竟都是各个手工作坊的产物,所以每把枪配一个模具是很必要的,否则分到大于自己枪口径的铅弹就麻烦了。

当然大部分枪的口径其实相差不大,军械局发下来的铅弹基本小于枪的口径(燧发枪准确度感人的一大原因),包裹上垫片、纸片就可以通用,不会让士兵满世界找钢锉去。

但遇到后勤补给不方便的时候,军需官们就会分给每个连队一大块铅,然后让士兵用手中的模具制作自己可以使用的子弹。

铅是很软的,熔点也低,只有三百到四百度左右,只要有模具,士兵制作起来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