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利益分配(1 / 5)

“这只是初期的一种分配方式,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分配方式,主要是能够保持传统意义上的利益分配,对于经济稳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未来工业自动化程度会逐步提高,虽然不太可能全部消灭劳动岗位,但是大幅减少还是可以做得到的,有些企业为了避免自己被收取劳动岗位补贴,将会对高度自动化的设备比较青睐。

所以中期会采取两种方式,一种就是前面说的,按照企业所使用的劳动力来获取离岗补贴,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服务业。

因为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服务业是最难实现自动化的行业,不管如何都会需要劳动者参与其中,这就意味着劳动岗位将不会有明显的减少。

而且服务行业,特别是百姓日常服务业,将来的主要成本还是来自人力成本,采用这种模式,更能够度量服务业的价值。

另一种就是针对未来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工业、农业企业的,可以按照企业营收的比例来征收,可以将劳动岗位合并进去一起计算,从而能够保证将普通大众的补偿收上来。

至于最终采取什么措施,我们目前还无法定论,不过我觉得还是成立一个全国经济利益分配委员会,对全国经济利益进行统一利益分配。

这个组织里面应该包括政府、企业代表、公民代表等,能够代表社会各个阶层和角色的人,根据当时的全国经济发展情况,制定未来较短时间内的利益分配问题。

这样更加能够具备代表性,不过由于各个阶层利益可能难以短时间达成一致,就必须要有相对完善的机制,来保证利益分配合理且能够达成一致。

利益分配最忌讳的也是极度损害一方利益,例如为了保证普通民众的利益,就大幅损害企业利益,这会让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经济发展会陷入困境。

也不能为了保证企业的利益就损害普通民众的利益,这样会让经济越发展越会陷入死胡同,不仅资本会内卷,而且还会造成社会问题。”赵一补充说道。

事实上不管是什么方式,都需要保证社会利益的公平分配,所以分配方式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要形成这样的社会共识。

只有达成了这样的社会共识,才能够在新变化出现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社会分配方式,一成不变的制度并不是好制度,因为任何制度都不可能保证永远不过时。

就算是他上面提到的两种,也只是参考,并不代表未来就一定是这样的,这也是他要执意提前推行这项计划的原因之一。

就是想要看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种方式否是是最佳的,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当中不停的调整,才能够达到相对准确且平衡的效果。

就算是按照上面的原则和方式来分配利益,也是需要看到底给予什么比例的分配,才能够既保证民众的利益,又可以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利益。

这种情况并不是拍脑袋决定的,甚至未来还有可能在税收上面做调整,这就形成了三方利益分配,政府、企业和百姓,这三者的利益都需要得到一定的保证。

而三者利益的平衡与否对社会持续发展是非常很重要的,压缩任何一方的利益,时间一长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政府的利益是保证社会公共服务的基础,如果政府获得财政收入减少,必然会导致社会公共服务受到影响,就算是百姓拿到了很多钱,生活也不一定就能够幸福。

当然政府分配的利益过多,必然也会压缩其他两者的利益,带来的问题也同样很严重,民众实际拿到的收入减少,企业获得的实际利润减少。

企业的利益是保证社会生产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毕竟现代社会的生产组织是以企业为基础的,如果企业利益受损,必然会导致企业发展乏力,社会生产也就越发陷入死胡同。

当然,企业的利益过高,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