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问题,如果是缝纫问题,则可以进入返工环节,如果是其他不可逆的质量问题,则就做报废处理。
同样的生产量用工人数只有原来的10,其实当初上这个项目的时候,赵一内心也很纠结。
一是这个智能生产线并不便宜,初期投资成本巨大,还不如用人工划算,毕竟现在国内人工太便宜了,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
二是如果大规模采用这种生产线,那么就减少了工人的使用规模,无法让更多的国内民众从这个产业链中获得利益。
上面两点是相互矛盾的。如果扩大这种生产线,从长远来看,可以降低单品价格,那么用工人数就会大规模减少,想要增加用工人数,那么这种生产线注定不能够大规模扩张,成本就居高不下。
赵一不是那些普通的商人,仅仅追求自身的利益。钱到了赵一这个份上,已经仅仅是达到自己一些目的的手段,而不是自己的最终目的。
这就是赵一纠结的原因了。
机械化和智能化肯定是未来的趋势,所以这个方面并不能放弃,而现在国内急需的则是更多的工作机会。所以赵一在内部将这个智能生产线作为研发试点,后面主要还是通过人工来进行生产。
智能生产线赵一还会让旗下公司安排一些人继续研发,只是实验性质的建立几条生产线,自己不大规模使用,也不对外出售,甚至都不想让外界知道这事。
等以后人工成本贵,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的时候,或者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数量越来越少的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
不过这个智能设计软件则是目前的神器了,必将助力服饰公司开疆拓土。服装行业门类太多了,按性别有男装和女装,风格截然不同;按年龄有童装、青年装、中年装、老年装;按风格有优雅风格、经典风格、中性风格、休闲风格、轻快风格、运动风格、民族风格、前卫风格等。
华龙服饰公司不仅仅只做服饰,还有帽子、鞋子、腰带等产品,这些每一个也是门类很多。
为了使得产品定位更加清晰,服饰公司基本上为每一个类别都创建了一个品牌,或者几个品牌来经营。
如果没有这款智能设计软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视察了设计部门和唯一的一条智能生产线后,赵一又去了人工生产线视察,目前已经招募各个岗位的工人2万余人。这些还只是初期人数,以后会根据贸易公司的订单量来增加相应的用工人数。
根据贸易公司的调查预计到83年,估计需要用工人数达到几百万人才能够基本满足贸易订单的需求,这是贸易公司自己的底气所在,遍布全球的百货服装零售超市渠道,让他们有信心让服饰公司的服装快速抢占全球市场。
服饰公司也有这份调查统计分析报告,所以服饰公司已经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扩展做好准备,相关厂房已经在抓紧建设,相关机器订单已经发了出去。
一切都要看贸易公司的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