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开干了(1 / 2)

就在赵一忙着操作系统的事,人力资源公司那边也陆陆续续的招来了一些人,有一部分来自研究所,有一定的基础,但更多的是来自各个大学的实习生。

说实话,这个年月找大学生比找研究所的程序员更难,一是这些大学生还没参加过工作,没有被社会毒打,有点理想主义。二是这些大学生基本上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所以并不愁工作问题,再加上学习课程比前世紧张多了,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后来还是因为听到赵一这边有很多小型机给他们工作,才让他们愿意来这里实习,毕竟学校大部分都是课本理论为主,上机的机会并不多。

赵一看着眼前这二十来号人,对软件公司预订目标的完成有点打鼓。一是人数太少,二是技术普遍不过关,不能独当一面。但没办法,即使是十几年后,能够写个“hellonrld”就能进公司。

于是赵一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培训他们。好在他们理论知识还是挺扎实的,就是动手方面差点,而这边又能一人一台小型机,够他们练习的。

就这样边培训边工作,同时招聘一直没有停止。到八月底的时候,公司终于有了50来号员工。

这时候的操作系统也叫磁盘操作系统,就是我们知道的dos系统,功能相对简单,没有可视化界面,这么点人还能应付得过来。至于赵一想写的办公软件以及后面的工业软件暂时别想了。

每天半天培训,半天检查他们的代码和帮他们解决问题。说实话,这目前是赵一最上心的一家公司了。

忙忙碌碌间,时间来到了九月二十日,赵一也终于得到了第四机械工业部的回复,答应了赵一的这次收购。

于是赵一留下了软件设计资料,让已经有工作经验的员工来培训那些生瓜蛋子。同时安排了各个功能模块的负责人及底层接口方面的负责人。

按照赵一的想法,自己也不可能一直待在软件公司,必须挑选一个负责人来管理公司,那么就从这些负责人中挑选了,等自己忙完半导体公司的事情后,看看他们的表现再作决定。

安排妥当后,赵一就在机械工业部的人员陪同下,对那些需要收购的研究所项目团队和工厂进行接收。

有的研究所其实过得还可以,还没有到揭不开锅的时候,对于赵一这个私人公司的收购有抵触情绪,甚至是强烈反对,对工业部的人员拍桌子的情况时有发生。

没办法,赵一只能祭出金元攻势,一是按照来自己公司的员工人数给予原单位现金补偿,这还不是收购费用;二是来自己公司的人员的工资提高到原单位的十倍;三是给来自己公司的人员购买社会保险,让其没有后顾之忧;四是如果异地工作,则公司负责住处及工作补贴,如果举家迁徙,则搬家费并户籍和住房。

虽然二三条现在已经是赵一的公司的标配,但是这些单位和人员并不清楚,而最后一条则是和沪上市政府沟通后获得的支持,没错,这个公司赵一决定放到沪上来,因为沪上这方面的积累最厚,而且沪上的户籍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当然该支付的资金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如员工住房就是赵一自己掏钱。

这么一讲,各方都得利,气氛又变得和谐起来,交接的过程也变得顺利许多。

跟着工业部的人员大江南北地走了一趟后,赵一终于在沪上将半导体公司和精密仪器公司搭建起来了。

然后赵一给精密仪器公司安排了各个半导体设备的研制,涉及的设备包括光刻机、蚀刻机、离子注入机、单晶炉、晶圆划片机、晶圆减薄机、气相外延炉、氧化炉、低压化学气相淀积系统、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象淀积系统、磁控溅射台、化学机械研磨机、引线键合机、探针测试台等。

这些设备中,有些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有些基本上等于空白。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