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业描绘中(1 / 4)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2442 字 5个月前

辽国上京道西北路招讨司,镇州(旧称可敦城),战马嘶鸣,众部云集。

大辽早已灭亡,部分残辽势力却依然顽固地坚守着“大辽”的国号。

脆弱的生态承载能力和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导致草原人生活长期处于分裂和混乱之中。

自古至今,没有谁能真正长期统一草原。

能促使天然习惯分裂的草原人产生“团结”需要的,只能是生存下去的压力。

或在弱小时“抱团”应对强敌入侵逃避被屠杀和奴役的命运,或在强大时“组团”南下掠夺以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

女直蛮子崛起并灭掉大辽之后,南下之路受阻于更加强大的大同帝国,便转而向北,意欲征服草原。

原本一盘散沙的草原势力正是在“大辽”这面旗帜的号召下,才勉强凝聚在一起,躲过了残忍的女直蛮子一次又一次的大扫荡。

残辽势力继续高举“大辽”之旗,却没有沿用天祚皇帝的年号。

自耶律大石九年前率军赶至上京道并自立后,逐渐凝聚在其麾下的的辽人就抛弃了彼时还在西京道坚持抗金的天祚皇帝年号。

号令草原的狼王只能有一头。

经过近十年的铁血征战,耶律大石已经用他的睿智与狠辣,以及对内、对外多次战争的胜利,向草原人证明了他就是草原上最合格的狼王。

就算曾经的大辽皇帝耶律延禧回到草原,也必须匍匐在草原新王耶律大石的脚下。

否则,就是死——这就是狼群的生存哲学。

即便如此,上京道草原仍是分裂而混乱的,远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

除了其人的两千直属挞马(扈从)外,其余大部分部族也只有应战争的需要,才会再次聚集在高举“大辽”旗帜的新狼王麾下。

半月前,耶律大石再次传令发出紧急召集令。

这几日,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七州及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纠而毕十八部王之众尽皆汇聚到了可敦城。

高原草原的生态承载能力太弱了,即便可敦城周边有乌鲁古河、土兀剌河等河流环绕,水草相对肥美,可也经不起这么多部族数万人马及更多的随队牛羊长期消耗。

耶律大石是位出色的狼王,绝不会无故召集众部,更不会让这么多人马前来吃掉原本要供给自己挞马部越冬的宝贵粮草。

但狼王偏偏在青草正快速生长的时间召集众部,只能说明又要开始大战了!

过去的七年时间里,残辽势力在耶律大石的统率下,躲过了女直悍将完颜宗翰接连三次的进攻,以草原人特有的韧性,挫败了金国征服草原的计划。

但完颜宗翰成名多年,也绝非易与之辈。

其人每次远征都选在草长马未肥的初秋时节出兵,辽人虽然在掌握金军动态后就果断转移,人员没有重大战损,生产上的损失却难以估量。

女直人每次撤兵时,都会泄愤放火烧掉大片带不走的牧草。

而返回牧场的辽人本就因为远程逃窜马儿掉膘严重,还要会因为缺乏牧草而承受羔羊流产,牛马冻饿而死的重大损失。

如此接二连三的破坏,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草原部民的生活。

苦寒而混乱的生存状态,让得自小就生活在杀戮中的草原人并不畏惧死亡和战争,可始终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仍让他们极度彷徨。

各部齐聚之后,这种热血而彷徨复杂的情绪便笼罩众人。

金国征服草原之心不死,辽人该何去何从?

在众人的彷徨焦虑中,狼王耶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