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上街请愿返回的太学生禁足。
这下,又捅了马蜂窝。
站在天子和朝廷的角度,陈东等人是裹挟民意的暴徒。
但在诸生眼中,这些勇于担当救亡图存的同窗却是不折不扣的大英雄。
没有上街闹事的太学生们也站了出来声援被禁足的同窗,请求一同禁足。
矛盾再次被激化,眼见刚刚平息的动乱又有可能因此而起。
学官们不敢善作主张,赶紧派人入宫报急。
刚刚缓口气的赵桓再次被吓得半死,赶紧下旨,命时年已经七十四岁的著作郎杨时兼祭酒,并命其人召回在外诸生并予以慰劳。
天子此诏实际承认了太学生为民请愿的忠义之行,事后不再追究相关责任。
而在暴乱中惨死的十余名内侍,也与诸生无关。
至此,因王朝覆灭在即而爆发的临安民乱才堪堪平息。
这种形势下,夜间自然是要执行严格的宵禁,以防止事态反弹。
解决了内患,外忧便摆在眼前。
之前,蔡懋接替李纲时,为全面停战,曾有军令“同军近城,不得辄施,故有引奸及发床子弩者,皆杖之。”
李纲复任后便更正了这条军令,令将士施放自便,能中敌军者,厚赏!
只是,宋军白日里放弃抵抗后,同军虽然也停止了炮击,却在在护城河对岸修筑了土台,并搭建起了木制防护墙,让弓弩手能够更加从容地压制城上守军。
如此一来,守军的反击便显得更加无力。
李纲下达的这条军令如其说是鼓励守卒勇敢反击敌人,还不如说是摆明朝廷绝不放弃抵抗的姿态。
在这种形势下,仗要继续打,谈判也不能停。
甚至,积极谈判本身比坚决抵抗更重要。
因而,等到入夜城中戒严后,一顶软轿抬着康王悄无声息地出了城,再入同军营中继续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