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本有意投军,但徐泽北伐成功,与民休息,同军已经不在河北大规模征兵了。
而且大同早过了缺人才缺战将的初级阶段,对沾染了很多坏毛病的宋军军官不甚待见,徐宁年龄已大,也没法再从大头兵做起。
其人除了跟着工程队继续干粗活外,还常打临工补贴家用,日子渐渐还算过得去。
实际上,徐宁一家负担不大,日子并不算太差,只要努力终究会好起来。
但人与人不一样,经历了东京城中的奢靡生活,再过这种穷苦日子便格外难熬。
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宁得知自己的表弟汤隆竟然在格物院出职,能经常见到皇帝,也算是美差,便说于浑家听,其妻当即鼓动他去寻汤隆求个好差事。
为了家小的幸福日子,徐宁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求自己的表弟了。
不想,汤隆一直记恨着表哥当年混得好时六亲不认,死了亲舅舅都不来探望慰问的恶劣行径,拒绝承认这门亲戚。
兴冲冲地跑了几百里,结果连汤宅的门都没能进,家中还有妻儿需要养活,徐宁不愿就这么回去,准备再等两日天碰碰运气。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其人竟然真碰到了运气。
就在徐宁在燕京熬了三天准备放弃返回沧州时,见到了兵部尚书张绍散朝归宅的仪仗,猛然想起二人还有些许交情。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徐宁跟着仪仗一路到了张宅,并厚着脸皮求见张尚书,想请其人出面为自己和表弟汤隆说和。
也幸好是大同王朝初建,高阶文武都比较亲民,张绍原本出身不高,又没有家人拖累,宅邸中还没有形成那么大的规矩。
不然的话,拜帖都没有一张,仅凭前朝刺配犯一句“开封故人徐宁求见”,门子理都懒得理你。
张绍早过天命之年,精力大不如前,已经跟皇帝说好,只待兵部架子搭好走上正轨后就申请致仕颐养天年。
其人虽然接见了徐宁,却不想管汤、徐两家的狗屁倒灶事。
但他还是资助了对方一笔钱,并给他指了一条明路——界河入海口即将开港建城,届时会有很多机会。
徐宁不敢耽搁,得了钱就赶紧回到沧州,向州衙提出了自己当年的冤案申诉。
大同政权造反起家,自没有前朝有罪本朝不录的规定,但官府招募公务人员也是有隐性标准的。
同样的条件,身家清白者肯定比有“前科”者更有优势。
徐宁想要再次吃上皇粮,最好还是先洗掉自身的不白之冤(大赦只是有罪免诉或有刑免罚,并不是无罪认定)。
其人这个案子虽然发生在赵宋的开封府,但由于轰动性极大,反而不难查。
大同行政效率与赵宋自是不可同日而语,收到徐宁的申请,州衙没做耽搁,随当月工作月报一起报上去,二十来天后,法部就出具了无罪认定。
恢复清白身的徐宁赶上了塘沽设县的第一班车,凭借着过硬的综合素质,顺利应聘到了巡捕一职,之后又因工作出色,升为副捕头。
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再回顾自己的前半生,徐宁有了很多感悟,逐渐改变自己的做人做事的一些习惯。
对比金枪班同袍的恶意构陷和表弟的拒不认亲,柴进对他这个过路囚徒给出的钱粮资助便显得弥足珍贵。
因而,其人今天见到了柴进,便情不自禁地寻上来打招呼。
散值后,徐宁寻到柴进下榻的旅邸,邀其吃酒。
徐宁的性子变了不少,柴进的变化却更大。
吃酒归吃酒,柴掌柜闭口不提当年和江湖之事,反而是一口的生意经,并请徐宁帮自己留意塘沽有无商家转让店铺。
为了表示感谢,柴进还当场拿出了一张银票塞给徐宁。
此举却让后者如同突然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