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瘪。
这其中有很多理由,比如黑山匪熟悉山间道路,黑山匪从小擅长爬山等等,但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黑山匪有用的是骡子!
人们常说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溜,说的意思就是骡子跑不过马,这点在平原上很重要,确实骡子跑不过马。
但是,太行山山势高大,地形错综复杂,山里的道路很多都是在高岩崖壁上的山间小道,就有厢军骑兵追击匪寇因为太快跌入山谷摔死的惨剧。
这时候不同于平原作战,速度就不重要了。
骡子其它比马优秀的地方立马体现出来,力气比马大,耐力更好,更加能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
黑山匪用骡子穿行太行山间,根本不是靠骑它,因为山间小道,坡度大,又危险,走路和骑马速度差距不大,骑马反而更加危险。
他们是用骡子拖着辎重,粮食刀枪,晚上御寒的毛毡等物,然后赶着骡子走各种小路,那官兵自然追不上,马驮的没骡子多,耐力没骡子好,加上穷山恶水,马的适应能力没有骡子好,最大的速度优势也体现不出来,怎么可能追得上那些黑山匪
最离奇的是很多老兵都以为那就是马,只不过跟他们的品种不同,直到李星洲问了许多细节描述,然后才慢慢确认下来,那t确实是骡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他很快也明白过来,因为骡子虽然早就有,但其实一直在中国用得很少,反而在俄罗斯等一些环境恶劣的地区它们才大展溢彩。
直到明朝,国家重视农耕,这么一种虽速度不及马,但耐力和力气都比马好,还更好养的畜生才普及开,在重视战场用途的时代,骡子自然不被看重,一些人认错也是正常。
李星洲不得不佩服黑山匪的聪明,确实,既然山间小道,速度根本施展不开,那马也就失去了最大的优势啊!
战场冲杀,速度是第一要素,冲锋陷阵,追杀也好,逃跑也罢,都是马更优,但到了大山里,一切就不一样了,黑山匪身在其中,马上就转过弯来,所以用骡子代替马。
可在太行山脚下的宁江府,因为身在平原,官员也好,将士也好,心里根本没转过弯来,没明白过来这其中的差距
这些固化的思想也造成很多损失,众多人殒命,有时候不得不感慨,思想观念的转变,才是第一战斗力。
明白这事后,他做得第一件事就是给新军买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