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回到车上,赵启明一路都没有说话,脸色也变得不太好。
“老大,你想啥呢?”张晨很快就发现他不对劲。
赵启明苦笑道“我刚才看到那几个孩子因为学校太远特别不方便,所以想出资建希望小学。”
“做慈善是好事啊。”张晨说道“这些地方一个村子没多少人,建学校又不需要多大,一个小学也就几十万搞定了吧。”
赵启明摇摇头,“几十万都用不上,在农村盖房子很便宜,我刚才大概算了一下,带上操场,小的一个年级只要一个班,大的顶多也就两三个班,10到30万就足够了。”
张晨疑惑的问道“那你怎么看起来不太高兴?想建就建呗!”
“盖房子是没多少钱,我一开始还想着建上几十个希望小学呢,可是我刚刚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赵启明看着车窗外的戈壁滩,说道“学校有了,老师从哪来?”
张晨愣住了,他也意识到了问题。
在农村盖个房子确实很便宜,张晨和赵启明一样,家里都是搞建筑的,所以很清楚,像这种小村庄,一共才一百户人左右,能有多少小孩?
可是老师的问题确实不好解决。
一开始,赵启明还想着以高薪为吸引,从内地招聘老师,只要给的钱够多,不愁没人来。
但是他马上意识到这不是长久之计。
前世西北地区不是没有用高薪吸引过人才,可是绝大多数人一开始虽然因为高薪来了,却很快就受不了这里的环境辞职回去了,赵启明听说很多人在新省只待了不到半年。
自己凭什么保证过来的老师能够一待就待好几年?
如果不能保证这一点的话,难道今天来个老师就上两个月学,等老师走了就休息,等招到人了再开学?
这肯定是不行的。
张晨想了半天,提议道“要么就把工资给的特别高,高到他们舍不得离开?”
“纯粹为了钱来的人真的能把学生教好吗?”赵启明对此深表怀疑。
花钱没关系,可是必须得有效果,如果花了钱还没有让这些孩子学到知识,那钱岂不是白花了?
不但是白花,甚至说不定还反而害了这些孩子。
崔晓丽开口道“这种情况不是建几个希望小学就能改变的,只能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才能好转。”
作为农村出生的孩子,她对此深有体会,“当初我老家就是特别穷,我上学的初中一共才三个老师,我那些同学没几个能考上高中的,不过现在好多了,这几年当地政府拉来了几个投资,在我们那建了好几个工厂,那些工厂为了给员工家属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就建了个学校,现在我们村的孩子也去那上学了。”
赵启明听她说完立刻有了主意,“你说得对,光是建学校没用,还得有人、有配套设施才行,干脆把我们的工厂个建到这边来算了!”
张晨皱眉说道“可是工人问题怎么解决?最基础的工人是没问题,可以从本地招,培训完就能上岗了,但是那些技术人员他们愿意来这么偏远的地方工作吗?”
“你刚才不是说了嘛,只要钱给够,不怕没人来,我听说很多华国人为了高工资连非洲都愿意去。”赵启明的脑海中一个计划逐渐成型,“而且我们不用立刻把工厂搬过来,咱们现在不是收购了很多小厂嘛,虽然在深市那边新建了一个厂区,但是规模其实依然远远不够,我们可以把比较基础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建在新省!”
他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可行“将来我们可以把深市的厂区改成研发中心的模式,把生产基地建在新省,比如手机屏幕,技术研发和小规模的样品试验就放在深市,但产品成熟之后就放到新省来大规模生产,然后让负责屏幕的部门轮流来新省负责技术,每个人来这里待三个月就换班,这样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