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天待在家里最好的陪伴,只是十几岁时,他就读过了很多的书。
专注,使他的记忆力、理解力凸显出来,诗词歌赋倒背如流,说话引经据典,可以出口成章。
养父母以他为傲,渐渐地,他找回了当年丢失的自信心。
但,多年前,那间黑暗的茅草房却还一直装在他的心里。
养父告诉他,他是个才子,不愧对才这个名字,希望他现在能为自己立一个人生的志向,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为大理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读书,他对世界有了不少的了解和认识,但是,从来没告诉养父母,他从书中读悟出来的东西。
“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
这句话,让他感受到汉人对南蛮的鄙视,和蛮人自身的落后。
他不知道自己算是汉人还是颖人,是该为了颖人摆脱落后而努力,还是为了汉人能完全统治颖人而努力。
不知道心里应该向着哪一方,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思想的斗争,让他对那间黑暗茅草房里的亲生父母,愈发挂念和好奇起来。
才决定偷偷去看他们一次,远远的观看,不走近。
他怕弄脏自己衣服,更怕相认后的尴尬场面。
但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去。
到底自己的心是向汉还是向颖,以后该如何面对自己。
这是他在人生的交叉口,懵懂期最大的困惑。
谁知道,一不小心,在树林里,踩到了一条银环蛇(神经性毒素,云南亚种毒性列亚洲第四),毒蛇咬到了他的腿。
他大声的呼救起来,但是他知道没用了,自己没救了,肯定将会被毒死。
昏迷之前,他看到自己生父那黑黢黢的脸和那双粗糙的手,还有关切的眼睛。
郎才被救活了,以他从医书上看到的知识,他认为自己已经必死无疑,没想到,他的生父居然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通过这次的经历,他找到了人生的目标。
那就是,无论汉颖,他们都有自己悠长久远的文明。
他决定要把颖族的历史和文明编撰成一本书。让汉人知道颖人不都是落后的,他们也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这茫茫大山中生存下来,绝不是偶然和幸运,而是勤劳和智慧。
并且也让颖人知道汉人的知识和技术,让他们的生活渐渐的好转起来。
这是一个伟大的想法,他为自己这个决定感觉到自豪,为能可以预见到的汉颖文明、文化、技术各方面共同发展感到兴奋。
但这无疑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当他十多年埋头苦干,走遍茫茫大山,付出了所有青春,书籍终于编纂成功,公布于世的时候,却受到了无比沉重的打击。
大理官员和民间,根本对颖人的文明和文化历史嗤之以鼻。
最终,他多次碰壁之后,才懂了为什么。
汉人官员只是想统治颖人,根本就不在乎不尊重他们的历史和文化。
颖人的落后,让汉人百姓可以保持高高在上的感觉,能给他们带来很好的优越感,官员的执政压力也相对变轻,这是官民的普遍认知。
所以,颖人是必须存在的,但不能让颖人和汉人共同发展起来。
走遍了颖人的山寨。
让郎才看到了颖人的纯朴、勤劳、勇敢、团结、和热爱自然,重视亲情的品德。
不被汉人社会承认和接受,甚至遭到嘲笑,让他认识到了汉人的自私、狭隘、猜忌、自视清高和嫉贤妒能。
他认为颖人的落后和无知是汉人一手造成的。
通过医术方面的才能,他在汉人颖人中取得了不小的名气,也因此,得到长生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