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32万亩……”
从绝对数量来看,嘉谷的小麦种植面积,真的连水稻种植面积的零头都不到。
但不能这么算的。
整体上,国内的小麦是一个供大于求的状况,说完全自给自足似乎没有问题。
但在我国小麦的主产区,还是以普通小麦种植为主。优质小麦在我国一直以来都是紧缺的,主要是优质小麦种植要求严格,田间管理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水平。再者,优质小麦的种植成本相对较高,对种植规模很小的个体种植户来说,很难坚持种植优质小麦。
小麦的品质在所有作物里是最复杂,做面包的、做饼干的、做面条的、做馒头的对品质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对国内的小麦产业来说,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要种植优质的强筋麦,或者优质的弱筋麦——强筋麦除了做优质面包之外,和普通的麦子搭配还可以做很好的面条、很好的水饺或者是很好的馒头。
别看嘉谷种的少,但在优质小麦市场,分量已然不轻。
“收获的小麦上市了吧,市场反应如何?”齐政看了一眼魏明。
下足功夫的魏明都不用翻看资料,张口就来:“这一批优质小麦,有一半以原料形式投放市场,以观市场接受度。结果,无意中还推动优质小麦价格来了一波迅猛的上涨。”
齐政愣了一下:“这怎么说?”
“大概是我们的名声在外,一些企业甚至不惜高价抢购我们投放市场的小麦,使得小麦成交价高出市场正常价格每吨数百元。原本嘛,相对于普通小麦而言,优质小麦这两年的价格表现一直较为坚挺,这么一抢购,优麦的价格不就狂涨了一波?”
齐政呵呵一笑,道:“现在呢?”
“现在倒是回归了正常,不过,明显可以看出,后续的影响不小。年初为争抢进口小麦份额,不惜冒风险拿到进口配额的部分制粉企业,已有把小麦进口配额做退单处理的想法。”魏明回答道。
齐政有所明了,笑道:“是怕被我们的产能影响市场?”
“看起来是的。”
说实话,魏明对于这样的市场反应,有种莫名的满意。
看似嘉谷没有多少存在感的小麦市场又怎样,嘉谷一出手,还不是差点被吓尿了。
近100万亩优质小麦是什么概念?毫不客气的说,这能满足全中国至少10的优质小麦需求。
但因为这10的需求,又让多少为争抢进口配额而疯狂、任性抢拍的制粉企业感到无奈与尴尬?
这就是威慑力!
魏明曾经以为,这种威慑力只是存在于互联网层面上的。
——互联网的头部企业,都是妥妥的超级公司,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曾经创业者绕不过的问题是bat抄袭你怎么办,现在绕不过的问题是bat不投你怎么办,都是这种威慑力的具体表现。
之所以马太效应在互联网的表现尤为突出,是因为在互联网领域,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说得严重点,互联网行业本身就是高度垄断化的行业,老二非死不可。
但在粮油领域,这种“马太效应”并不算明显——老大固然强大,老二也能有滋有味地活着。
不过,嘉谷打破了这种界限。
市场对于嘉谷不过百万亩小麦的反应放大,唯一的解释,就是谁都认为,嘉谷进场了,市场格局必将重新洗牌。
最明显的就是直接竞争对手的反应了。
魏明继续汇报道:“大概也是受此影响,国粮、益海嘉里,包括五得利等大制粉企业,都开始开展优质麦产业化运营的工作,与麦农组成优质麦产业联合体,纷纷圈起地来。”
齐政不由坐直了身子,问:“圈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