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事实证明,在俄远东这种“蛮荒之地”,要想不被麻烦缠身,该分润的利益就要分润——当然,前提是你要不可或缺,否则,老毛子们随时反客为主,将你一口吞下。
很显然,瓦西里等人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要想通过大豆赚钱,起码现在是离不开嘉谷的。所以哪怕对嘉谷的影响力无限扩大依然有疑虑,该咬的馅饼还是得咬。
嘉谷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一次性圈下了100万公顷的荒地进行开荒。
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荒草枯草塘……
这片地区完全处于原始状态,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切的基础设施都需要靠嘉谷来从头建设。
环境自是险恶,但已经是嘉谷精心挑选出来的了。这边土质肥沃,而且位于阿穆尔河流域,有丰富的水资源;虽然无霜期只有100130天,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此种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农作物成长。
嘉谷招募的劳工,竖起垦荒大旗,清杂草,砍树枝,在刚刚清理出的平地上支起了帐篷,这就是垦荒团驻地了。
驻地方圆数十公里没有一户人家。周围全部是交错在一起的树林和草甸子。树是抗寒的桦树,大腿粗细;草是大小叶樟,齐人胸高;遍野的绿色,不时传来阵阵兽鸣鸟叫。
哪怕嘉谷极力做好后勤保障,垦荒的条件依然极为艰苦——无论酷暑还是严寒都只能住在帐篷内,营地初建,别说电了,连水都没有,饮用水都只能靠汽车运输……
但对于以国内劳工为主的垦荒团来说,嘉谷给予的丰厚报酬,已经让他们无视一切艰难险阻了;何况,这是在异国他乡大规模开发别人家的土地,无不暗爽。
所以落在前来考察的瓦西里眼里的,就是中国人战天斗地的开荒场景。
每个人都风风火火领队要联系各类机器及时到场支援;在地里忙着烧荒、翻地的工人们,听从进度紧锣密鼓地工作;寒地黑土被翻滚,机器在耳畔轰鸣……仿佛一曲开荒进行曲飘扬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里。
瓦西里想起每天干活绝对不会超过4个小时,有钱就去买伏特加喝的底层同胞们,一时心情有些复杂。
“我将嘉谷引入远东,究竟会给远东带来怎样的未来呢?”瓦西里喃喃自语道。
一旁的诺威尔随口答道“未来怎么样?谁又能说得清楚呢?当下有钱赚就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