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主大人想要找我详谈么?那还真是我的荣幸,等我抵达京城,我随叫随到。”李晋德听说楚云要找他了解欧洲那边的事情,意外之余说道。
“不错,毕竟即使是军主大人那般拥有卓越见识的人听说你的经历以后都觉得不可思议,他想要知道事情的详细情况,以帮助他对西洋的形势作出更好的判断。”从军部来的人说道。
李晋德点头,接下来他带着众人前往天津卫的火车站。天津卫已经出现了不少坚固的石质建筑,这些建筑一般都是官府使用水泥或者砖石建造,并且开始出现三层、四层相对较高的楼层,让李晋德颇为意外。
这个时候的天津卫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发生着变化,与李晋德出发前已经多少不一样了。
当然真正的剧变不只是表面所看的那么简单,背后的技术变化发生在工厂、大学院等常人很难接触的地方。
京师大学堂的天文院则宣布一件大事,这里聚集了来自帝国各地投身于天文学研究的人才。萨琳娜加入了华夏籍之后就从海外部转移到了正规的学院,她选择的是天文院。
不过这也很正常,天文学并不是形而上学,不是什么不实用的科学。实际上农耕文明有赖于天文学来制定历法,大航海有赖于天文学的知识来确定船只在航行中的位置。
“我们的航海事业获得空前发展,海上航行急需精确的经度指示。天文院打算在燕山南麓建立一座新的天文台,校正天体运动星表和恒星位置的工作.并负责测量正确的经度。同时明正统年间建造的观星台将在新馆修建完毕后不再使用。浑仪、简仪、浑象等天文仪器,紫微殿、晷影堂等房屋则将被保留起来作为对古代天文成就的纪念。”天文院的院长向学员们宣布了天文院的计划。
下方的学生听到了天文台要成立的消息,不禁露出雀跃的表情。
要成立专门的天文台,说明就要配置新的望远镜,无论对于制定农历还是研究行星、经纬度都有极大的帮助!
“还有两件重要的事情你们需要知晓。第一件事情是我们将要使用新型的折射望远镜。这种新型的折射望远镜采用了消色差透镜,可以取代我们目前使用的长镜身望远镜。”
“消色差透镜?!透镜的色差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吗?!”
萨琳娜尤为不懂“怎么解决天文望远镜的色差问题?”
“色差的确是一个大问题,我们观察到的来自宇宙的光,生活中见到的光,其实就是多色光。红光、蓝光通过望远镜的透镜时折射率也各不相同,不同颜色的光汇聚在不同的焦距……所以我们观测到的天文图像不免带有色斑或晕环。为了获得好的观测效果,我们现在使用的折射望远镜需要用曲率非常小的透镜,镜身也尤其的长。”
“我们的物理学家研究出了一个新型的复合透镜,由一块冕牌玻璃制成的凸透镜和一块由火石玻璃制成的凹透镜组成,大概结构是这样的。有人知道如果一束平行光从左侧射过来,光是怎么折射的?”
院长一边为这些学员介绍他们使用的新望远镜的技术,一边对他们循循诱导,想要让他们学会自己分析问题。
他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了复合透镜的结构。思路很简单,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紧挨在一起,形成了复合透镜。不过这样看似简单的技术创新,真的就是将两个东西拼起来那么简单吗?
“萨琳娜,你上来画出光在复合透镜中的折射路线图。”院长在众人中让萨琳娜上来。
“是!”萨琳娜并没有见过这样的复合透镜,不过她心里并不是完全没底。
科学的美妙之处便在于寻找最基础的知识一步步堆积起人类文明的大厦,就像是堆积木一样。当人们放弃几千年来凭借经验制造工具的模式,开始尝试着透过问题的本质时,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