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一组,陈舟马不停蹄的赶赴下一组实验数据。
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思考。
随着时间的流逝,陈舟面前的草稿纸逐渐堆多,未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少。
终于,陈舟长舒了一口气。
“总体规律,也出来了。”
换上一张新的草稿纸,陈舟习惯性的点了两下,才开始写这个规律。
经高脉冲离子束处理后,试样耐蚀性能都得到提高,但并不是随脉冲次数增加而提高,其有一定的反复性。
看着自己写下的这段文字,陈舟想了想,继续写到。
第一组工艺参数,可以在30到33次脉冲次数区间进行再实验;第二组工艺参数……
这是陈舟的建议,也是他所能做的微小调整。
这也是陈舟对待实验的态度。
当然,这可不是陈舟瞎给出来的数据。
而是在实验数据的处理中,就顺带着做出的调整和推测。
nva钢耐蚀性的提高,是因为脉冲处理后试样表面层晶粒细化和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个奥氏体,其实就是γfe,是在高脉冲离子束处理后,试样表层组织发生变化,才产生的。
同时,高脉冲离子束处理后形成的重熔层,不仅能硬,还能耐腐蚀。
在这些变化的共同作用下,样品表面耐蚀性能得到提高。
想到这,陈舟在给出的实验调整参数旁边,又写上了自己给出的理由。
……在一定的脉冲次数范围内,重熔层厚度会随着脉冲次数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增厚,继而提高了材料的抗腐蚀性能。
做完这些,陈舟神情一松“数据终于搞定了呀!”
nrd文档的新一页,陈舟开始整理数据的处理结果。
不多时,文件压缩,邮箱发送,搞定!
接下来,就是实验的验证了。
陈舟伸了个懒腰,就准备看看杨依依钻研的怎么样了。
可没想到,他一扭头,就看到杨依依正笑眯眯的看着他。
陈舟顿时一囧,旋即小脸一扬“我脸上的帅气,吸引了你么?”
杨依依没有说话,只是做了个“恶”的表情。
陈舟刚想抬手,却被杨依依先抓住了胳膊。
没办法,肉在人手,赶紧求饶。
和陈舟所想的一样,杨院长收到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后,便马上安排了新的实验。
实验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陈舟的日子也过得很是充实。
但陈舟不知道的是,某个地方却因为他,正“吵”的不可开交。
而“吵”起来的原因,也很简单,数位院士的联名推荐信,已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