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穿好鞋后,小家伙立马屁颠屁颠的就去帮三娘拉凳子。
媳妇儿子热炕头,也算体验一把了。
卫辞凝望媳妇的一举一动,只觉得她的一颦一笑都是那么美好。妻候他归来,儿环绕膝下,粗茶淡饭,温馨美满。这是他曾经想都不敢去想的画面,不想竟有一天在这贫瘠的小村庄里实现了。
桌上的油灯滋滋燃烧,倒映着一家三口的背影,温馨融洽。
“还愣着干嘛,天冷了饭菜都凉得快,赶紧过来吃。”
“好的,我的娘子。”卫辞眸底带笑的走了过去。
四菜一汤,一盘腌豆角,一个土豆丝,一碗方刘氏送来的扣肉和一碗炒熏肉,加个蛋花汤,在北境算丰富的晚膳了。
坐好后,三娘给父子俩一人打了碗汤,看到扣肉,突然抬头盯着他问“夫君,你怎么没发得扣肉回来?”
“什么扣肉?”卫辞有些怔愣,然后盯着那碗扣肉反问“今日营中有发扣肉?”他怎么不知道?
当然不知道了,镇北王还没发肉犒赏三军前,他就先跑回家来了。
此刻,军营中。
上官透、李白玉兄弟众人提着壶酒坐在篝火旁,叹道“真是有了媳妇就忘了兄弟,说好今晚不醉不归的,一回过头来,这阿辞跑得比谁都快,太过分了。”
“玉哥你就别酸了,换你有个貌美如花的媳妇聪明可爱的儿子等着你回家,你怕是跑得比辞哥还快。”有人打趣道。
“去去去,你哥是那种人吗。”李白瞪了他一眼,往嘴里狂灌口酒,感觉心里空荡荡的,大呵道“来来来,喝酒喝酒,今朝有酒今朝醉,喝!”
“今朝有酒今朝醉!”一旁的上官透苦笑了下,面无表情的提起酒壶仰头便灌,苦酒劲浓,溅到眼中,辣得双眸通红。
李白玉灌了口酒后,发癫似的又高念起诗来“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需辞。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能喝的时候就大口的喝吧!来,喝!”
仰头又一口灌下半坛子酒。
一旁的另几人静静地望着猛灌酒的两人,不知该说什么了。
他们一众兄弟里,最有故事的就是他二人。
都道酒入愁肠,能化作相思泪。又道人有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
酒有了,故事与人却不能道说……
饭后,三娘正准备收拾碗筷去灶房洗,卫辞却抢先了一步,带着小家伙一溜烟钻进了灶房里。本以为就几个碗的事,便也随父子俩了。正准备重新把炕烧暖些,灶房传来‘噼里啪啦’的破碎声,惊得她跑出去一瞧,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你们…干嘛呢?”
只一眼,她问的这话就有些多余了。
只见大的拿着个扫帚,小的抓着块抹布,颇有企图‘毁尸灭迹’的架势。见她进来了,知道犯错了,都乖觉的站到了一旁。
三娘瞅了眼灶台上还完好的碗,不多,就剩两了,就这么睁眼功夫,家里的碗都败干净了。
这要搁在郸州或桃花镇,这碗一屋子一屋子的砸都没问题,问题是现在他们在北境,一个贫瘠荒凉之地,卖锅碗瓢盆的得城中集市上才有,而集市三日一场。不巧,今日白日就是赶集,下一场得大后日才有。
0就是这么廉价的东西,都真的是有钱都没地儿买。
这儿境况卫辞还是很了解的,赶紧说道“娘子不用担心,明早我带轩轩去营中拿几个回来先用着。”
小家伙一听,仰着小脸不解的问“爹,为什么要带轩轩去拿?”
几个碗爹你拿不动吗?
他当然不会说怕丢人,打算抱着儿子去转移视线,忽悠道“因为你爷爷想你了,爹带你去看看他老人家,到时记得懂礼貌。”
离上次见到镇北王已经过去半个月了,轩轩都有些不记得了,但还认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