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的,不仅入了姨母的眼,还得了姨母之子——高门表哥的疼惜怜爱。明面上照顾姐弟俩吃穿用度,私下里诗文寄情,期间不管多少姑娘家有意于他,姨母如何心急催促,一概都回绝不应。
那表哥原配仙逝,膝下只有一位稚龄嫡女,一肯将宝贝嫡女交由那表姑娘教养,二竟硬生生拖了三年妻孝,不是对原配念念不忘,而是为了等那表姑娘守完重孝,好成就彼此情意,做一对亲上加亲的神仙眷侣。”
念妈妈说罢歇了口气,大概是没少听这新鲜话本耳熟能详,再开口依旧很有抑扬顿挫的说书范儿,“且说那表哥出身高门、肩负重职,为了讨表姑娘欢喜,丢下公务打着陪伴姨母、嫡女的幌子,接表姑娘一道往郊外别业小住消闲,更甚者出外交际,还和表姑娘一道出双入对,又是带着嫡女跑马,又是陪同表姑娘看望亲友家抱恙的姑娘……”
念浅安听到这里不想对号入座都不行了。
这下哪里还不明白念妈妈为什么一脸讳莫如深的古怪表情,顿时五官一皱道“怎么这桩桩件件听起来这么耳熟?”
重点是根据真人真事编的,她怎么听怎么觉得表姑娘是单怀莎,姨母是裴氏,而高门表哥就是徐月重?
果然念妈妈也是这么想的,先是庆幸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还好姑娘早早想通了,不然这会儿晓得徐世子私下里竟这般和人私相授受,还不定怎么伤心呢!”
念浅安小脸更皱,抽着嘴角打断,“……我早已回头是岸,往事不必再提。”
念妈妈笑得好生欣慰,再开口没忍住,也牙疼似的抽了下嘴角,“市坊的酒肆饭馆都快说烂这套话本了。叫老奴说,那些个细处哪是外头人能打听得到的?写出这话本的人也说是受那位’表哥’所托,才敢动笔写就这段郎情妾意的佳话。”
话外之意很明白高门表哥为了能娶孤女表姑娘,又怕孤女表姑娘要家世没家世,要身家没身家只有个拖油瓶弟弟,就先让佳话在市井里广为流传,将来应景就能“逼得”高门姨母同意这桩门不当户不对的亲事。
简直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