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就能和李家、靖国公府都扯上干系,往后可有现成的借口打交道了!”
安和公主懒懒瞥过去个眼神,“你倒是说得头头是道。不知道的还当做局算计三皇子的不是李十姑娘,而是你呢?”
宁愿孤老终生也不会让自己沦落到做妾的念浅安“……我闭嘴,请你们继续,别理我。”
“六姑娘这说法,老奴听着恐怕八九不离十了。”刘嬷嬷维护念浅安一句,看向徐氏摇头笑,“三皇子的贤名,一是靠才学二是靠好人缘。虽说皇上不喜皇子结党营私,但哪个皇子没有常走动的亲戚,私下里哪个没有交情好的人家?
偏三皇子的母妃是个没有封号的庶妃,母族别说和宫里的妃嫔比,朱门坊里住着的随便挑出一户来也比不过。这好人缘尚且局限在朝中中上流的官员,如李家、靖国公府这样的掌兵武将,却是难得有机会结交。
我们六姑娘用词用得妙。三皇子可不就是被忽悠住了么?就算明知道李十姑娘的话不能全信,只怕也心甘情愿地被忽悠。转头就能拿捏着关系去忽悠别人,三皇子那样会做人的贤德皇子,自然算得清这笔账是亏是赚。”
徐氏恍然大悟,脸色竟有些发白。
安和公主见状开了口,丢给徐氏一枚定心丸,“你不用自己吓自己。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三皇子和你那庶女各有算计罢了。这宫里宫外哪个不算计?要能算计得让皇上看进眼里,那才算真本事。
要说你那庶女如今算是咸鱼翻身了,不过三皇子这条贤鱼将来能是个什么造化还是两说。你管他眼下是何光景,左右你们李家跟哪位皇子都不亲近。既然不打算再管你那庶女,就更不必草木皆兵了。”
徐氏几次三番被庶女虐,可见宅斗值有多渣,自然信服从小和宫斗近距离接触的安和公主,消退惊犹的同时老脸微红,“倒是我被气得魔障了。不如公主见事明白,也不如念六姑娘说话通透。”
说罢笑看念浅安,唏嘘道“我也是刚听四丫头提起才知道,原来念六姑娘还曾私下提醒过四丫头,劝四丫头仔细派人看好十丫头。我还没谢过念六姑娘的好意。可恨千日防贼,还是防不住不要命也不要脸的贼!”
说着脸上又浮现出悔不当初的恼恨,“我就不该顾忌什么贤惠不贤惠,当初也不该管什么名声好坏谁对谁错,早知道最后会叫十丫头闹出这么个局面,我就该一早打杀了她,早早做个恶人了事,省得如今连累大家一起被她恶心!”
念浅安也不无唏嘘。
这不止是一场春宴引发的一连串狗血事件,更是乱养小三小四的血淋淋教训啊亲!
她突然很庆幸曾是奸臣之女,至少魏父爱妻如命还是个女儿奴,魏家一代没姨娘没庶出超清静,魏家三位哥哥从小耳濡目染,又被她逮着机会就疯狂灌输第三者都得死的魔音,魏家二代也没姨娘没庶出超省心。
也很庆幸她现在是公主之女,至少不成文的规定驸马爷不能纳妾,就算于老夫人屡战屡败从未放弃过给公主府塞人,想让念驸马和别人生个儿子出来,但别说念驸马被安和公主吃得死死的,就算念驸马敢纳妾,安和公主也敢先弄死小妾,再考虑要不要弄死驸马。
而且同是庶出,念秋然多上道儿啊,简直是庶出之光!
可见环境是后天形成的,品性却未必是先天成就的。
念浅安简直想替徐氏呼呜哀哉,于是设身处地地同情了一把,“李夫人其实没必要自责后悔。哪有坏人干完坏事乐呵了,反而要不相干的人来买单的道理。难道李十姑娘不做好事,李夫人就要跟着不做好人吗?
撇开嫡庶不说,总不能做儿女的犯错惹事儿,做母亲的就自暴自弃突然化身恶毒长辈吧?要是照李夫人这么个悔恨法,我从小到大可没少闯祸,好险我娘没打死我,不然我得死几次才够?”
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