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卖点吧。”大家央求着。
杨卫成为难地皱起眉“那……那好吧,不过可有一条啊,你们不许往外说,不然哪够咱家属区的人买啊。”
“行,你放心!”
大家拍胸脯保证,可杨卫成知道,只要他们一踏出这院子,消息就算长脚了。
十几二十个人,你一包肥皂,我一盒洗头膏,没多久就把一大半的货物都抢购一空。
李东这才看明白“哟,原来我这兄弟做生意手段如此高明,厉害了!”
杨卫成和李东采购了那么多多东西回来,本来还估摸着要托家里人卖几天,结果左右街坊一传十十传百,天刚黑透,就全部抢购一空。
除了老梁两口子,之前还嘲笑他们的一些人尴尬的屁都不敢放,被自家婆娘催着,舔着脸上门买货。
本来一分润,两人各赚五百多,这批紧俏的货一带,又多赚了两百多。
出去一趟中海,加上舟市,两趟,杨卫成净赚3400,李东也赚了1100,说出去能吓死人。
两兄弟鸡贼地守口如瓶。
厂区里知道些消息的,也只以为两个小子是把国库券在外地兑换了,倒卖货物,估计赚的不多。
毕竟家家户户都拿到各自的钱,而且彼此对钱的事很保守。就算暗地里揣测杨卫成的利润,也都不敢往大里想。
毕竟对他们来说,能有百八十块就算惊人了。
皆大欢喜。
一趟顺风顺水,见两人靠谱,而且手里的大团结可骗不了人,有人吃了螃蟹,亲戚间一传,大家也都乐意把国库券卖给他们。
通过报纸,杨卫成知道舟市、中海等地的国库券都有不同程度上涨,所以收购时也都按80来收。
有上一回的甜头,大家都很信赖他们,依旧是先券后钱的模式。
这种模式,让杨卫成手里的资金得到最大利用。毕竟过后他要亲自去一趟蜀州,会会那位疑似沈百万的大叔。
都不需要杨卫成他们多主动,两人分头行动,很快就收购了一大批国库券,面值总额达到了将近八千多。
连夜火车再回中海。
接下来几天,厂子里的班都不上了,请假被老梁卡,两人干脆花钱找人代班。
奔波劳累,杨卫成和李东两人却乐开了花,杨卫成主动提出四六分成,被李东坚持拒绝。
“卫成,你要真这样咱俩就散!这是你的点子,没有你,我还在供销社倒腾物资呢。”李东说,“你呀,就给我个跑腿费,给点‘工资’就行。”
吃惯大锅饭,李东骨子里仍是习惯到点开支,安逸。
杨卫成很感动,便说“好,给你工资,一个月800!”
就这样,李东成为这年头绝对的高薪者,堪比几十年后的金领。
而杨卫成,则在他的帮助下最早实现了万元户目标!
3天,22428块钱!
纯利润!
这个时候,市场已经开放整一个礼拜,可是像杨卫成这样的疯子还是极少数。
极个别嗅觉灵敏的,也只是作壁上观,生怕行差踏错,个个谨小慎微。
李东跟着乐呵,吃香的喝辣的,给爹妈买这买那。
两人美滋滋的在中海大吃了一顿好的,畅想着美好的未来。
临走时打包带了不少美味,带着采购的货物坐火车风尘仆仆的回家。
天黑到家。
杨卫成刚热了菜,招呼弟弟妹妹们来吃饭。
突然隔壁传来了闹腾的动静。
兄妹三个都很惊讶,忙去隔壁看究竟。
李家气氛很紧张,李东铁青着脸正抄起猎枪,他姐姐李萍坐在椅子上抹泪,老李阴着脸吧嗒吧嗒抽着烟唉声叹气,他婆娘搂着女儿哭。
杨卫成当场